分類
經濟分析

台灣媒體壟斷一直是個假議題

只要台灣媒體界有一些併購事實發生,就會有一堆無知學者或光有熱情沒有腦袋的笨學生跳出來談壟斷問題。

可笑的是這群人根本不懂「壟斷」的經濟分析,甚至不懂「壟斷」的定義,就能指三道四要幫政府下指導棋。

更可笑的是這群人主張的「媒體人勞動權、自主權」荒謬到不行,壓根就是一群打不得、罵不得的草莓勞工。老闆花錢投資一門生意,請來的員工竟然還不能管不能干涉?那生意賠錢這群員工難道要幫忙賠?真群人道德還真他媽高尚,花別人的錢不心疼啊。

2012年起我早就詳細分析這群人荒謬論點,看來一點長進都沒有。原文繼續貼上供參:

略談旺中投資蘋果日報案

再談「反媒體壟斷」這個假議題

分類
經濟分析

從寇斯定律與價格管制理論看農地農用的謬思

台灣人談農地農用政策,竟然沒幾個人可以從經濟分析角度切入,多數人都侷限在無聊的「道德口號」(諸如以農立國、農業是糧食根本)這類50年前的政治口號。

如果台灣的論者與決策者程度都只有這樣,無怪乎台灣經濟20年來走下坡。主其事者乃至於論者全是一群笨蛋,笨蛋治國怎麼會好?

本文將以正確的經濟分析來看「農地農用」這個限制會有什麼後果。

1. 從Coase Theorem來看權利的安排

土地利用方式受限制時,必然發生邊際上租值變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nald Coase赫赫有名的寇斯定律(Coase Theorem),最早出自他「聯邦傳播委員會」一文中名句:「權利的安排是市場交易的先決條件。(The delineation of rights is an essential prelude to market transactions.)」

我們要清楚:所有物品與服務的買賣,其實都只是「一群權利」的交換。權利內容複雜的由契約協議,簡單的甚至可以無任何協議,純粹由法律補充之。例如專利授權契約內容可以複雜到除了相關專家之外,連一般律師都看不懂;而你在超商買罐多多,背後各種權利界定,包含喝了拉肚子怎麼辦,都是由法律補充之,你並不會跟超商店員簽下什麼契約。

一片全無限制的土地與一片限制只能農耕的土地,後者使用權利上大幅受限,租值必然縮水,產生經濟學上所謂「租值消散」的作用。何解?因為邊際上土地農用、林用相對於工業用、商業用甚至住宅用,單位收入有著巨大的差異!

以聯合國資料來看,亞洲地區一公頃土地年產稻榖約4.09公噸。

分類
經濟分析

香港鬼價持續滑落

2013年我寫過一篇「借問一隻鬼值多少錢(兼談搭售行為)?

從凶宅談反托拉斯法上常見的謬誤 — 搭售行為。

同時也談到當物品有多種內含物時,如果其中一個內含物肯定是會有「負所得」影響時,則從時間的物品市價變化,我們可以推得該「負所得影響的物品」邊際上價格變化。

蘋果日報新聞「當窮鬼比真鬼可怕! 香港凶宅搶翻天」看來,香港鬼的身價持續滑落中。

分類
經濟分析 隨筆

關於Ronald Coase幾篇文章的隨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nald Coase是諾貝爾獎得主中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一生沒寫過幾篇文章,20歲寫了「The Nature of The Firm」,在1960年寫了篇的文章「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基本上這兩篇文章讓他得諾貝爾獎,其中一篇還是他大學的習作。

而這兩篇文章,也是經濟學界引用率最高的文章,幾乎在任何時間點都是。一生如此,了不起!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一文揭櫫兩個重要觀念,顛覆了經濟學界與法律界:

1. 加害者與被加害者之間,如果我們透過法律強制要求加害者不可侵害被加害者,其實「加害者的權利也被侵害了」!
一般法律人想不通這個觀念,但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因為這個想法可以導出:

2. 在無交易成本的情況下,無論產權最初規劃給加害者或是被加害者,其最佳經濟狀況(即Pareto optimum)均會達到。

R. Coase在此犯了一個重大錯誤,經濟學家張五常指出,Coase也於「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一文中承認,這個錯誤是:假如交費成本等於零,那這世界根本不需要市場、也不需要產權規劃,因為一切需求均會被剛剛好地、最佳地、瞬間滿足。

但Coase提出的論點,給世界的震撼是:產權規劃是市場成立的先決條件;一旦產權規劃清楚,無論一開始規劃給誰,最後都能透過自由交易達到社會最佳狀態。

政府應該做的,就是「規劃好產權內容,然後好好執行它」,其他的就不應該介入。

其實更早在1946年,Coase一篇討論邊際成本的「The Marginal Cost Controversy」就已經多次指出,在缺乏市場價格機制引導之下,政府不可能更知道怎麼去分配資源。

而那些主張平均成本下降行業(例如橋樑、教育)應該政府介入透過課稅補助的,全都錯誤地假設政府會比市場更清楚誰需要什麼。

(現在課綱微調問題就出在台灣政府長年、深度地介入教育,怎麼可能不出錯?這些吵國民黨政府不要臉的人,難道民進黨執政就沒有扭曲史實?根本問題在於政府應該退出教育。說真的,不管做學問只管考試,台灣教育辦最好的,還是私人補習班。)

Coase又更進一步指出,在前述侷限條件下,政府如果貿然介入,必然發生收入重分配的狀況 — 這個重分配結果只會有利部分人。如果服務牽涉到人口密度,則有利的將會是都市人口,被剝削的則會是鄉村人口。這個剝削所引發的城鄉差距,始作俑者便是政府自己。

所以,不要再蠢到「敦促政府改善城鄉差距」。因為多數政府的福利舉措、公共建設,本身就只會「擴大城鄉差距」。你怎麼能奢求一個trouble maker去改善它引發的trouble?

花一個下午,體驗一個大師的智慧與思維的發展歷程,一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