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科技相關 商業評論

HP買下Palm!!


想不到,真的是想不到。

市場上前陣子才謠傳台灣的宏達電(HTC)可能會併購Palm以取得WebOS,而HTC也出面否認了這項意願。但這完全不在大家臆測名單裡的HP,這時卻半路殺出來宣布以12億美元買下Palm

我認為HP很可能是為了他們剛要推出的平板電腦鋪路。

過去微軟推廣平板電腦結果只是場災難,因為這幫子人只想簡單地將既有適合鍵盤、滑鼠操作的桌面系統,加個觸控筆和觸控螢幕就拿出來賣人。

而Apple的iPhone和iPad的成功,則是證明了因應新裝置與應用,人機介面必須有相當程度的改變和最佳化。我想這也是為什麼Apple讓iPad跑的是iPhone OS,而非Mac OSX。後者並不是一個適合觸控介面的作業系統。

Palm的WebOS其實也是一個嘗試針對觸控重新設計人機介面的手機系統。而這樣的作業系統,恰恰是HP最缺乏的。

或許HP的著眼點在此,但這只是我的猜測。各位看看就好。

分類
科技相關 Google Mac 商業評論

Google也不好過


前幾天我提到Apple iPhone G4原型機流出的問題,目前發展越來越偏向那位工程師阿弟仔遺失在酒吧裡,而非是我推測的「遭竊」。

但我依然不認為這會是一場Apple在背後當藏鏡人的公關秀。原因在於時間點不對。目前而言,離Apple過去操作新產品謠言的時間程序來說,似乎太早;同時,Apple自家的iPad才剛上市,而且賣相佳、行情俏,實在沒必要在這時候就上演iPhone G4流出劇碼來移轉媒體的焦點。
現時現刻,我相信Apple還是希望大家的焦點多放在iPad,而非iPhone下一代,甚至不是剛剛更新的據說能溫度飆升到100度的Macbook pro

目前看來,很像我在某網站看到的說法:「每個人都可能曾經丟過手機,但對這位弄丟手機的Apple工程師來說,這次可能是最勁暴、最幹的一次。」

但在手機上不好過的不只是Apple,Google的臉色這兩天大概也不太好看。

Google推出了跟Apple iPhone正面對抗的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很好。

可是擅長提供網路以及軟體服務的Google,竟然想撈過界來對終端消費者賣硬體,這挑戰的確不小(Google有對企業販賣伺服器硬體和軟體套件,不過這跟手機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美國行動通訊最大營運商Verizon Wireless宣布將不販售Google的Nexus One,這對Google打擊應該不小。

特別是市場上還一直謠傳iPhone將在Verizon體系販售。此事成真,對Google販賣自家的手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就Android系統來說,現在是百花齊放的前段,後續眾多手機廠商能用這個系統平台弄出怎樣的產品,著實令人期待。

不過就我的感覺而言,似乎Apple、Google和Microsoft面臨著相似的兩難困境:

平台太過開放,則整體產品品質管理不容易。很多問題,消費者可能把帳算到系統開發商身上,而非品牌商。
但是如果一昧要求品質與標準,則可能會淪為Apple現在給人「苛政猛於虎」的印象。這種印象多少會嚇退潛在開發商的。特別是當這潛在開發商的點子可能會是下一代的殺手級應用時,機會成本不可謂不高。

微軟在手機系統上過去要跟Symbian競爭,平台開放性相對較高,但也弄出不少問題麻煩。這次Windows Mobile 7似乎有點想學Apple,把很多東西重新抓回手上。

就市場後進者來說,Google走開放策略,試圖另外創造出網路效應格局,或許是跟Apple競爭的一步好棋。只是背後的代價是什麼,我們還不清楚。
最壞的情況,就是既沒有創造出超越iPhone及平台上十多萬種應用軟體的網路效應,卻落得Android平台雜亂無章難以統一攻擊步伐的窘境。

另一方面,相較於Apple,Google的確很缺乏跟通路商「交陪周旋」的經驗與能力。
這次Google大膽地繞過電信商,打算從網路直銷手機的方式,顯然不是很成功。如何挽救頹勢?Google得下更多工夫。但前提是,Google得評估花這麼多資源在非網路廣告本業之外的手機製造銷售上,到底划不划算?這個成本效益分析問題,是Google自己該去思量的。

圖片引自:blogfornood

分類
經濟分析 影片

組裝一台波音737,要花多少時間?

小時候我拿到第一組樂高積木,我花了一兩個小時這新玩具奮戰。

要組裝一台波音737,又得花多少時間呢?

http://www.liveleak.com/e/99e_1272263406

答案是:2分鐘!

當然這是影片長度,不過就影片內容來看,其效率也是高得驚人。

這個例子展現的,無疑是市場交易(各種組件的外包製造)以及專業分工(比較優勢定理–從個人、廠商到國家,各自專業分工最拿手的部份)二者能創造驚人效率。

看了雙英會,我認為蔡英文反對ECFA的論點,其論證基礎其實是蒙上眼睛假裝對市場交易以及專業分工的威力視而不見。
換言之,蔡英文過度聚焦在潛在失業問題上,卻完全忽略了市場開放後的交易、分工可以為台灣消費者帶來價廉物美的享受。

這種偏頗,其實並沒有比一昧歌頌偉大祖國的深藍政客好到哪去。

分類
創意廣告蒐集

Google Chrome 外掛軟體介紹

這部廣告影片拍得相當好,介紹了Google自家瀏覽器上,外掛程式的一些功能。

分類
影片

宿舍的電燈可以怎麼玩?

貪食蛇

霹靂遊俠(Knight Rider)

霹靂車,尖端科技的結晶,
是一部人性化的萬能電腦車,
出現在我們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
刀槍不入,無所不能!
霹靂遊俠李麥克,充滿正義感,
是一個英勇的自由豆豉鬥士。
他以無比的勇氣,超人的智慧,
打擊犯罪,拯救善良無助的受害者。

(不曉得有多少人對這段口白有印象的)

分類
科技相關 Google Mac 商業評論

Apple皮要繃緊了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產業界的競爭活動都是那麼引人入勝。

Google Android手機系統推出到現在,成長力道不容小覷。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pub?key=tQovnV8PfAyYjlxmPNKVqXg&single=true&gid=0&range=Market%20Shares&output=html&widget=true

(資料引自comScore)

但商場上的競爭從來就不僅僅存在於產品本身,各種商業活動的角力往往才是致勝關鍵所在。

不懂這道理的,就會執著於「微軟或Apple產品封閉不開放,將走向末路」這種愚蠢論點。

同樣的,不懂的經濟學家或法律學者就會堅持一堆奇怪的反托拉斯理論。

今天紐約時報的大寶兄刊出讀者來信,真是有意思到極點:

“I’m the developer of the Texts From Last Night app for the iPhone. Anyway, I received an e-mail yesterday from someone at Google claiming to be in their Android Advocacy Group. He basically said that he wanted to open a line of communication with me in case I chose to port the app to Android, and he offered to ship me a free Nexus One to play around with.

“It shows that Google is actively recruiting developers to their platform, using the enticements of free hardware and open communication.

“Contrast with Apple’s approach: it took us about three months of resubmitting our app to Apple before they stopped rejecting it for inappropriate content. And even now (after we peaked at the No. 7 paid app), we still have no relationship with anyone there. Huge difference in approaches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翻譯大意如下:

我是個Apple iPhone平台的開發人員,我收到自稱Google Android 推廣小組的來信,希望能跟我建立起聯繫管道,以便哪一天我想要將現有的iPhone軟體移轉到Android上。 Google他們表示願意提供我免費的Nexus One手機讓我參考研究。
相較於Apple對待我們開發人員的官僚態度,Google顯然積極許多(免費的硬體還有開放的溝通管道)。

雖然不知道可信度如何,但姑且相信紐約時報大寶兄的名望。Google的頻送秋波,很難讓多少有geek血液的開發人員們不心動吧?

另一方面,除了來自於外在的競爭,最近Apple弄丟了傳說中的iPhone 第四代(也有說法是遭偷竊),這內部控管也是出大問題,看來最近Apple人事異動在所難免。而各大巨頭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明爭暗鬥也越來越精采好看!

(圖片引自GIZMODO)

我偏向相信遭竊一說,大過員工遺失在酒吧裡的說法。(話說我上上星期去Apple總公司附近的台式滷味店,怎麼就沒撿到iPhone 4G?)

當然,競爭行為態樣裡面也有很難看的,就是打不過別人就引用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來告人,拖垮競爭對手。
最近的Apple似乎也面臨著如此的風險
這類訴諸於政治活動的行為,經濟學上有個名堂,叫「尋租(rent seeking)」,在絕大多數的情形下,都有可能會提高交易費用。對廠商或消費者長期而言都是不利的,但是對於以此維生的遊說團體、公關公司、經濟學家、律師、政客或政府官員,卻是有好處的。
某種程度來說,我認為其實這都算是「制度性貪汙」,也就是將貪汙給制度化、合法化了。

分類
創意廣告蒐集

Samsung的電視廣告

Samsung這隻電視廣告很有意思。

不過創意跟以下這位畫家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片從這邊看來的)

分類
科技相關 Mac 法律

Adobe要告Apple什麼?

Apple大絕招放出來,直接在跟iPhone OS平台上的開發商約法三章,要求在iPhone OS上開發的軟體都必須使用Apple提供的原生語言,不可以用中介軟體轉譯過來的軟體。

Apple的條款新舊版本如下:

舊:
3.3.1 — Applications may only use Documented APIs in the manner prescribed by Apple and must not use or call any private APIs.

新:

3.3.1 — Applications may only use Documented APIs in the manner prescribed by Apple and must not use or call any private APIs. Applications must be originally written in Objective-C, C, C++, or JavaScript as executed by the iPhone OS WebKit engine, and only code written in C, C++, and Objective-C may compile and directly link against the Documented APIs (e.g., Applications that link to Documented APIs through an intermediary translation or compatibility layer or tool are prohibited).

各大媒體幾乎都已經報導過了,各位不清楚的可以參考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The language does not mention Adobe by name, but indicates that any program has to be written to run directly on the iPhone operating system–not for some intermediary layer of translation software. That sort of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ly what Adobe is planning. …

Adobe最近也揚言要提告,告什麼呢

就整個發展看來,我認為Adobe除非與Apple有正式合作契約在先,否則最有可能提告的依據是: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1 and §2

§1 — Trusts, etc., in restraint of trade illegal; penalty
Every contract, combination in the form of trust or otherwise, or conspiracy, in restraint of trade or commerce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or with foreign nations, is declared to be illegal. Every person who shall make any contract or engage in any combination or conspiracy hereby declared to be illegal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felony, and, on conviction thereof, shall be punished by fine not exceeding $100,000,000 if a corporation, or, if any other person, $1,000,000, or by imprisonment not exceeding 10 years, or by both said punishments, in the discretion of the court.

§2 — Monopolizing trade a felony; penalty
Every person who shall monopolize, or attempt to monopolize, or combine or conspire with any other person or persons, to monopolize any part of the trade or commerce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or with foreign nations,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felony, and, on conviction thereof, shall be punished by fine not exceeding $100,000,000 if a corporation, or, if any other person, $1,000,000, or by imprisonment not exceeding 10 years, or by both said punishments, in the discretion of the court.

反托拉斯法這部惡法在美國可是威力驚人,很多市場上見怪不怪的競爭行為,都在這部法律之下被用帶著偏見的放大鏡檢視。
各位看一下§2,公司可以罰以1億美元以下罰款,甚至處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者可以同時合併處罰)。

Apple有沒有構成market power或monopoly power?很難說,這得由雙方律師(或是美國司法部、聯邦商業委員會)互相角力「市場的認定」–
藉由決定市場的劃分方式,決定市場的大小,從而決定了power之有無。

有者,則進一步檢視Apple的行為是否構成「反競爭」?或是否「意圖壟斷」?

美國反托拉斯法發展了100多年,什麼叫市場、什麼叫反競爭、什麼叫意圖壟斷,其實都說得不清不楚。多數判決裡,法官不斷使用tautology自說自話,每每閱讀這些判例都只會讓我發火。

例如有個1970年代的滑雪場案例,法官將市場劃分到只有一個山頭大,這山頭有幾家滑雪場?兩家!
一家佔地廣,客人多;另一家佔地比較小客人比較少。
所以前者有壟斷地位,最後也構成了濫用壟斷地位的指控,被罰了很多錢。整個州有幾十幾百家滑雪場,但這個案例裡面法官就是將市場畫在這個山頭。你是被告,你幹不幹?

Dell在台灣標錯價一案一樣,我再多說一下本案關鍵會在哪裡。

我認為真告起來,Apple律師很可能會引用「品牌內競爭(intra-brands competition)」的概念,來主張平台上的統一行為是有經濟效率的,所以不具備「壟斷意圖(monopolizing intent)」或「反競爭行為(anti-competitive behavior)」。

更詳細法律上的操作就不多談,只是略提一下,我認為Adobe之後很有可能的動作以及Apple可能的反應。當然,Adobe可以不用自己提告,它大可以向美國司法部或商業委員提出檢舉,一如當年網景對微軟提出檢舉是一樣的。

各位等著看好戲吧!等著看美國的官僚系統怎樣把一間有創意有競爭力的公司給消磨殆盡。(假如真的有告的話)

分類
科技相關

Should I buy an iPad?

I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everyone who likes or dislikes the iPad to watch this video that was made by Pogue on the New York Times.

Some people claim that Apple just sells a junk machine to cheat their customers. What a bull shit it is! Guys, no one enforce you to buy it. If you don’t like the iPad, you won’t pay a cent for it. The “cheating theory" only shows some people’s disagreement with others’ preference. This kind of statement only reflects the speakers’ prejudiced mind rather than their insight opinion.

By the way, this post was written on my iPad. So far, I am completely satisfied with it.

分類
科技相關 Mac 創意廣告蒐集

Viv Magazine所探索的下一代雜誌可能性

這不算新聞,不過挺有意思的,所以我想還是值得放上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今天iPhone OS 4發表會所展示了各種可能的新商機,後續發展非常值得期待。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後再談。

回過頭來看看Viv Mag。就時尚雜誌來說,我覺得Viv Mag也找了一條很有意思的路。成本很高,大製作,但是或許真的是時尚雜誌可以走的一個方向。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0207926&server=vimeo.com&show_title=1&show_byline=1&show_portrait=0&color=&fullscreen=1

VIV Mag Interactive Feature Spread – iPad Demo from Alexx Henry on Vimeo.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0253564&server=vimeo.com&show_title=1&show_byline=1&show_portrait=0&color=&fullscreen=1

VIV Mag Motion Cover – iPad Demo from Alexx Henry on Vimeo.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Viv Magazine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