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科技相關 Mac

[Apple專利]iPhone字幕與聲紋辨識功能

根據Patently Apple的報導,Apple於2008年申請的一項新專利甫於近日通過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審查。

專利內容相當簡單,就是透過iPhone之類的手持裝置的感應器(如麥克風、GPS定位…等),來探知周遭環境狀況,讓iPhone辨識後自動調整音量或開啟關閉字幕功能。

舉例來說,你到健身房裡面運動,iPhone從麥克風感應到周遭環境較為吵雜,於是會自動將播放影片的音量放大,同時開啟影片字幕。同時iPhone內建的GPS也會感應並記住這個地點是健身房,下次來到同樣地點就會自動放大音量、開啟字幕(當然麥克風一樣會接收環境噪音,來決定音量要放到多大)。

這個專利內容也包含在很安靜的環境裡(如圖書館),改為自動轉為靜音並開啟字幕功能。

分類
Mac

在你的iPhone/iPad上畫花媽

iPhone的中文手寫輸入法上,畫個卡通人物「花媽」,你會得到母親的「母」字。

另外,畫隻王八也能得到烏龜的「龜」字。

這招從這邊這邊看來的

p.s. 剛剛我另外在iPad上嘗試,一樣沒問題(見圖)

分類
科技相關 Google Mac 商業評論

Google也不好過


前幾天我提到Apple iPhone G4原型機流出的問題,目前發展越來越偏向那位工程師阿弟仔遺失在酒吧裡,而非是我推測的「遭竊」。

但我依然不認為這會是一場Apple在背後當藏鏡人的公關秀。原因在於時間點不對。目前而言,離Apple過去操作新產品謠言的時間程序來說,似乎太早;同時,Apple自家的iPad才剛上市,而且賣相佳、行情俏,實在沒必要在這時候就上演iPhone G4流出劇碼來移轉媒體的焦點。
現時現刻,我相信Apple還是希望大家的焦點多放在iPad,而非iPhone下一代,甚至不是剛剛更新的據說能溫度飆升到100度的Macbook pro

目前看來,很像我在某網站看到的說法:「每個人都可能曾經丟過手機,但對這位弄丟手機的Apple工程師來說,這次可能是最勁暴、最幹的一次。」

但在手機上不好過的不只是Apple,Google的臉色這兩天大概也不太好看。

Google推出了跟Apple iPhone正面對抗的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很好。

可是擅長提供網路以及軟體服務的Google,竟然想撈過界來對終端消費者賣硬體,這挑戰的確不小(Google有對企業販賣伺服器硬體和軟體套件,不過這跟手機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美國行動通訊最大營運商Verizon Wireless宣布將不販售Google的Nexus One,這對Google打擊應該不小。

特別是市場上還一直謠傳iPhone將在Verizon體系販售。此事成真,對Google販賣自家的手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就Android系統來說,現在是百花齊放的前段,後續眾多手機廠商能用這個系統平台弄出怎樣的產品,著實令人期待。

不過就我的感覺而言,似乎Apple、Google和Microsoft面臨著相似的兩難困境:

平台太過開放,則整體產品品質管理不容易。很多問題,消費者可能把帳算到系統開發商身上,而非品牌商。
但是如果一昧要求品質與標準,則可能會淪為Apple現在給人「苛政猛於虎」的印象。這種印象多少會嚇退潛在開發商的。特別是當這潛在開發商的點子可能會是下一代的殺手級應用時,機會成本不可謂不高。

微軟在手機系統上過去要跟Symbian競爭,平台開放性相對較高,但也弄出不少問題麻煩。這次Windows Mobile 7似乎有點想學Apple,把很多東西重新抓回手上。

就市場後進者來說,Google走開放策略,試圖另外創造出網路效應格局,或許是跟Apple競爭的一步好棋。只是背後的代價是什麼,我們還不清楚。
最壞的情況,就是既沒有創造出超越iPhone及平台上十多萬種應用軟體的網路效應,卻落得Android平台雜亂無章難以統一攻擊步伐的窘境。

另一方面,相較於Apple,Google的確很缺乏跟通路商「交陪周旋」的經驗與能力。
這次Google大膽地繞過電信商,打算從網路直銷手機的方式,顯然不是很成功。如何挽救頹勢?Google得下更多工夫。但前提是,Google得評估花這麼多資源在非網路廣告本業之外的手機製造銷售上,到底划不划算?這個成本效益分析問題,是Google自己該去思量的。

圖片引自:blogfornood

分類
科技相關 Mac

Siri — 強大的數位助理,夢想與實現

Apple曾經在1987年推出一個概念產品影片–Knowledge Navigator

各位可以先參考一下

大體上電腦縮小成像是平板一樣,而人機互動以對話、觸控、圖形介面為主。

最近有個軟體在iPhone上推出,名叫Siri。

示範影片中大概有:

1.我想找一家離我辦公室近的,羅曼蒂克的義大利餐館。

程式自動列出符合條件的餐館,並有評價可供參考。隨後馬上可查看地圖路線,並將此資訊email給朋友。

2.我想在San Jose市的Il Forniao於明天晚上7:30 訂兩人位。

程式自動連接該餐廳的線上定位系統,然後確認空位之後自動幫你定好位子。

3.我在哪邊能看到 3D效果的Avatar,要iMax戲院的喔。

程式會先判定你有個晚餐計畫是在San Jose市裡,所以他搜尋San Jose內有iMax技術並上映Avatar的戲院與時刻表。
然後你可以輕易地在程式裡面線上購票。

4.這週末附近有啥好玩的新鮮事?

程式自動判定使用者在Cupertino市裡,並找出該市在這週末有哪些慶典、藝文活動或體育賽事…等等。

這邊最有趣的是,你不需要重新下命令,你可以直接用最口語的方式要Siri用同樣的條件查詢不同的地點。

5.那San Francisco哩?

同樣的,Siri列出了San Francisco的相關資訊。

瘋狂玩樂之後,你醉了,口齒不清了。於是你跟Siri說:

6.帶我….醉了….回家….(Take me….drunk….home)

Siri會判定你可能醉了,直接連絡計程車行來接你。

我認為某種程度,Siri實現了當年Apple的概念;同時科技的進步以及電子產業恐怖的降低成本趨勢,讓1987年對庶民遙不可及的概念與夢想(我相信當年應該是可以在一些實驗室裡用很昂貴的手段取得類似的使用者體驗),在現在能以廉宜的代價取得。

順道一提,Siri目前在iTunes Stores上為免費,有興趣又有iPhone的朋友可以下載嘗鮮一番。

ps.就我目前試用的感覺還蠻好的。只是大概我住得離程式作者蠻近的,所以列出來的餐廳列表跟他都差不多。

分類
科技相關 Mac

這是我看過最棒的童書了–Phon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