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隨筆 證券投資

是狗搖尾巴,不是尾巴搖狗!

簡單談談這次美國國債問題以及這兩天引發的股市大跌。

1. 美國國債根本是個假議題。
第一點,美國國債本質上是以美國政府的力量、全國的經濟實力在擔保債信。世界上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美國這般實力,而且美國之國土之大、土地可用性之高、人民素質之優秀(相對而言)以及對世界菁英有極大之移民吸引力的條件不變之下,要說美國債信遜於其他國家,我是不相信的。

更重要的是第二點,美國國債是以美元支付;美元是美國政府開印鈔機就有的東西。
這樣說當然有點太誇張,因為美國大可用新債抵舊債,亦或刪減福利政策、減少政府其他支出(這也是我樂見的)的方式來支付債券。最糟糕的情況,美國都可以開印鈔機來支付(雖然可能賠上往後之債信,但就現階段之債務沒有還不起的可能)。

二點合起來,美國國債根本不是AAA,而是要幾個A都成。巴菲特的說法,我是非常認同的。

2. 從前面推過來,信評機構根據一些既定的公式或理論來評價公司、債券乃至於國債,這本身就很有問題。因為數學公式算不出真實價值;國家債務信用牽涉到的許多無形的因素,也不是信評公司可以完全cover的。

更重要的是,信評結果往往只是「僅供參考」。信評只是狗尾巴,究竟實際如何還得看狗本身。如同 我題目說的是狗搖尾巴,不是尾巴搖狗。

雖然有些金融學出身的,認為「失去無風險標的」,會出大問題。但這種看法我認為是荒謬的,因為「一個投資標的風險有無不是信評公司決定,而是投資者的自身能力以及標的本身之實際狀況來決定」!

利率依照利息理論,其實應該是「時間之價」。所謂的「無風險利率」其實應該指的是「無訊息費用之利率」。可惜我認為這種利率並不直接等於美國國債。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國10年國債約從3%降到2.32%,這表示很多人從股市撤出來的錢,在這幾天除了黃金之外,還是得投資美國公債(因為沒有比它更安全的標的了)。這也表示,信評說它債信降低,但市場顯然不這樣認為。

因此事情是不是如陳家昱所認為的如此悲觀,我的看法是相反的,我這幾天的投資也正好相反。沒有什麼比拿真金白銀出來更能說明自己的想法了。

3. 相較於「次貸風暴」本身隱含的「金融制度的錯失以及從業人員對於償債風險的大意」,美國內部兩黨對於「擴大政府支出 v. 刪減政府支出」之間的衝突,所引發的國債爭議,是不可相比的兩件事。

這次的重挫,很可能是自己嚇自己成分居多。

4. 至於歐債,依據利息理論,在各國有共識推動低利率的前提下,我並不那麼悲觀地認為這一切都沒救,二次衰退就要來到。

除非現在中國馬上來個硬著陸,房產價格與股市價格應聲倒地,引發新一波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引發大眾預期悲觀。不然經濟應該會在低利率中緩步復甦。

當然,要大幅改善全球經濟,社會福利政策是要大幅刪減的。例如工會、最低工資、環保法規乃至於社會福利,應該要取消大多數法規和管制,私人企業跟勞工才能取得調整的彈性跟誘因創造新財富。

台灣面對次貸風暴,低毛利的科技業沒有因此死光光,政府默許「無薪假」的存在是一大功勞。

雖然愚蠢的工運人士在當時主張無薪假是剝削勞工;但在「減薪」跟「失業之間」做取捨,我認為取前者對於社會的安定、未來經濟復甦才有幫助。一堆失業勞工搭配被迫外移的企業的社會,說經濟能在風暴過後馬上復甦是騙人的,也是愚蠢的。企業在、勞工在、生產力在,才可能快速復甦。

重點在於,面對環境變動,你不讓私人機構從「價格」去做調整,那必定得從「成交量」上面去調整。而後者的調整,是會死人的。這種趨勢,不是你「立法」就能避免,就能天下太平、萬世其昌的。


2012年8月1日後記:

一年前,經濟學家陳家煜連同當時很多人都因為美債採悲觀氣氛,認為沒有QE3,資本市場跟經濟都瀕臨崩盤。我持相反意見,因為我認為美債降評是尾巴搖狗,不值大驚小怪。

現在回顧,S&P 500 從2011年8月一度跌了100多點至該年10月,但到現在一年來大概漲了7.09%;若從2011年10月最低點起算到現在則是漲了22.32%。

我認為怎麼看,牛還是活得好好的,雖不是頭猛牛,但上看下看依然不是隻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