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荒謬的人為全球暖化騙局(補充)

打從美國前總統參選人高爾的「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一片大肆宣傳,加上聯合國的IPCC發表一篇一千多頁的報告加以背書之後,CO2與全球暖化的議題就喧囂塵上。

靠這議題騙飯吃的小丑政客多如牛毛,例如台灣的馬英九總統跟名嘴陳文茜:

馬英九在競選時期就對鋼鐵業者直言表示:「想擴大投資,要去種樹。並主張開徵能源稅。他還提出減碳目標,CO2排放量在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的50%,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的50%。」

陳文茜則是長期在她的節目上鼓吹全球暖化危機,霎時之間她彷若大氣科學界的先知先覺,對於即將到來的自然災害講得斬釘截鐵

「閱讀資訊越多,知道全球氣候變遷愈來愈大,我愈來愈知道∼老世代的人,正如何扼殺年輕人的未來。我們現在有投票權及經濟大權的成年人,只想保住眼前的利益,不顧下一代子孫的命運。 

石化工廠、石油公司想辦法∼不為<製造CO2災難>付任何代價,成年人也不想改變生活方式。每個人嘴巴說<要挽救地球>,但是都不願犧牲既得利益&舒服方便的生活。於是整個地球共同實現數學家定義的「囚犯難題」,人人都想搭便車,都成了「暖化的囚犯」,一步步目睹毀滅,無知的人認為∼災難只到別人家,不會到我家 ; 一旦天災地變,就叫囂+罵官員無能下台…

我想勸告年輕朋友們,拿回生命主導權;你們比任何人都應大聲∼斥責那些毀滅地球的成人們。科學家們估計2020年左右,北極將完全融冰;地球走上毀滅性的關鍵,只剩七年。那時你可能只有27歲,可能不到40歲。你會來不及體驗享受太多人生,卻被迫與父母年年大遷徙。如果一切不改變,七年之後,我們都將不斷的經歷∼宛如戰爭災難的1949…。 」

這些自詡為「災難預言救世主」的小丑們,從來都不提科學界乃至於輿論界,其實對於高爾的「CO2全球暖化災難論」充滿質疑。

11/30華爾街日報一篇麻省理工大學(MIT)氣象學教授–RICHARD S. LINDZEN的投稿,恰好甩甩這些小丑一巴掌!

文章標題為「The Climate Science Isn’t Settled(氣候科學尚未有定論!)」;副標「Confident predictions of catastrophe are unwarranted.」

文章主要談到聯合國那份1千多頁的報告本身採用的模型與假設就大有問題,但更糟糕的是政客們所參考的摘要版僅僅20頁;一份20頁的摘要如何講清楚1千多頁的科學報告?

大氣科學家少數能肯定的事實,是水蒸氣對於溫室效應的影響遠大於CO2。而在現有模型計算下,即便地球的CO2忽然增加兩倍,影響太陽照射到地球並反彈出去的輻射能量可能也只在2%上下。
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層的物質,讓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輻射能進來卻出不去後,所產生的熱能。

如果CO2影響輻射能的量只有這麼少?那何來陳文茜口中的「北極將完全融冰;地球走上毀滅性的關鍵,只剩七年」?

更重要的是Lindzen教授還指出: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above findings. At this point there is no basis for alarm regardless of whether any relation between the observed warming and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minor greenhouse gases can be established.
就目前發現所得的共識而言,我們所觀察到的暖化現象與少數溫室氣體的增加,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尚未建立之前,我們根本沒有立場做出如此大意的警告。…..

Yet articles from major modeling centers acknowledged that the failure of these models to anticipate the absence of warming for the past dozen years was due to the failure of these models to account for this natural internal variability. …..

But even if the IPCC’s iconic statement were correct, it still would not be cause for alarm. After all we are still talking about tenths of a degree for over 75% of the climate forcing associated with a doubling of CO2. The potential (and only the potential) for alarm enters with the issue of climate sensitivity—which refers to the change that a doubling of CO2 will produce in GATA.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a doubling of CO2 will only produce a change of about two degrees Fahrenheit if all else is held constant. This is unlikely to be much to worry about……

…..Yet current climate models predict much higher sensitivities. They do so because in these models, the main greenhouse substances (water vapor and clouds) act to amplify anything that CO2 do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there have been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paradox with greenhouse gases. Some have suggested CO2—but the amount needed was thousands of times greater than present levels and incompatible with geological evidence. Methane also proved unlikely. It turns out that increased thin cirrus cloud coverage in the tropics readily resolves the paradox—but only if the clouds constitute a negative feedback. In present terms this means that they would diminish rather than enhance the impact of CO2……

最後該教授還提出一個例子,來解釋目前所理解的,CO2與全球暖化的因果關係:

Consider the following example. Suppose that I leave a box on the floor, and my wife trips on it, falling against my son, who is carrying a carton of eggs, which then fall and break. Our present approach to emissions would be analogous to deciding that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the breakage of eggs would be to outlaw leaving boxes on the floor. The chief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case of atmospheric CO2 and climate catastrophe, the chain of inference is longer and less plausible than in my example.
假設我在地板上放了一個箱子,害我老婆絆倒,壓到了我手上拿著一盒雞蛋的兒子,結果雞蛋打破了。
現在管制CO2排放量的主張,其邏輯就等同我鼓吹立法「禁止任何人在家裡地板上放箱子以免打破雞蛋」一樣荒謬。而這打破雞蛋與排放二氧化碳管制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是CO2與全球暖化的因果關係還遠不如箱子與雞蛋。

最後說個題外話,這種荒謬事在法律上層出不窮。
例如經濟學上根本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掠奪性定價可以以本傷人,進而取得壟斷地位。但很多被聘僱的經濟專家、律師甚至法官都如此主張。
經濟學上也證明「搭售行為」根本不可能延伸供應者的壟斷地位,但法律上人人都相信有這麼一回事。

當然更甭提Antitrust laws裡更多更荒謬的例子。

想想,整部Antitrust Laws養活多少律師、法官以及經濟學家?就算它要規範的行為根本不該被規範,就算這部惡法本身就是阻礙市場競爭的最大障礙,還是很多人會繼續推動支持下去。畢竟賴以為生的人太多了。

而消費者、廠商,就繼續在這部惡法的凌虐之下,犧牲利益吧!反正,誰在乎呢?

ps.我當然知道這些政客、電視名嘴得創造假議題來真實地充實自己荷包(或政治前途)
所以那些裝樣子要教訓我不懂人情世故的e-mail就不用再寫了。
人可以選擇鄉愿,也可以選擇站出來指出「國王並沒有穿衣服」。選擇前者的人,自己爽就好。

延伸閱讀–WSJ上另外兩篇批判全球暖化騙局的文章:
Climategate: Follow the Money
The Web Discloses Inconvenient Climate Truths(這篇更提到反對全球暖化論點的科學家如何在聯合國裡受到支持者的迫害)

12/01/2009 補充:
陳文茜在文章內指責石化工廠、石油公司必須為他們製造的CO2危機負責。此句邏輯荒謬透頂。
這邏輯跟跑去告麥當勞,要他們為吃速食成癮的人的肥胖問題負責;跑去告賣刀的,要他為他賣出的西瓜刀被古惑仔拿去砍人負起責任一樣。

為何賣石油的得負責,而身上珠光寶氣,出入轎車飛機的石油使用者就毋須負責?如果真的人人都那麼在乎CO2,全世界都沒有人要使用任何石化製品,請問這些生產者是吃飽了撐著,那麼愛做工啊?當然是因為消費者要買,生產者為了賺錢,才拼命生產。

說更多一點。

假如真的全世界都對石化原料生產者開徵「碳稅」,各位覺得最後是誰來負擔這些稅額?

經濟學上有兩個重要概念,在這邊都可以適用。

一個是,如果東西越是容易存放,則開徵稅後轉嫁給消費者的機率越高。另一個,則是需求的價格彈性係數。

所謂的需求的價格彈性係數,是指消費者在面臨物品漲價跌價時,需求量並不一定會馬上等比例地跟著改變。而此係數越低,越沒有彈性,也就是東西漲價可能需求量並不會馬上掉落。

消費者需求越大的東西上,這個現象越是明顯。

以目前全世界對石油的需求使用情形來看,開徵碳稅之後,整個市場的需求量變化理應不大。除非碳稅的稅額相當高。若再加上許多國家或多或少對於石化產品都有政府補貼或價格管制的條件,那透過碳稅來減低石化產品使用的機會更是渺茫。

這樣變成政府從人民手中拿走更多的錢(變相課稅),但所謂的減碳目標並不一定會被達成。

更讓人疑惑的是,你政府多拿走那麼多錢,要幹嘛?能幹嘛?會幹嘛?各位能相信政府裡的政客不上下其手嗎?你相信台灣政府會「佛心來的」?你相信中國政府會「大公無私」?你相信美國政府會「one to all, all to one」?

陳文茜該篇文章邏輯之差,很難想像竟然有人會稱讚她是「全台灣最聰明的女人」。
看來評斷標準未免太低。

40 replies on “荒謬的人為全球暖化騙局(補充)”

我是覺得這些人的本意不見得是出於自利,但是人一出名就難免膨風,膨風就很容易撈過界撈過頭。當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搞教育,搞得烏煙瘴氣,恐怕也是一樣的。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理查教授認為這是一場騙局,那他應該要投稿到 Nature 或是 Science,而不是華爾街日報。用科學的論證,一對一提出邏輯辯駁,或做實驗,或提出模型。我相信如果他有突破性的研究,Nature 或是 Science 或非常樂意當作封面文章。

這篇華爾街日報裡的內容,因為缺乏文獻引用,所有相關推論與數據都無法使用正統的研究訓練求證(不能因為結尾放了一個 MIT 的抬頭就少了這部份),我覺得就當作另一個「陳文茜現象」即可。

to eviany

科學論證當然跟他的頭銜無關。

不過我認為投稿到WSJ一個重要因素,是WSJ的讀者很多具備實質的決策權力,而這些人通常並不會看Nature或Science。

我不認為如此簡單的一篇文章就能成功反駁人為溫室效應的理論;但該篇文章卻在一個具有份量的媒體管道點出一個重要的觀點:「人為溫室效應理論」並非解釋目前全球氣候現象最終的正確答案。

其實就我目前所得到的資訊,主流期刊也從未下過人為溫室效應就一定是 XXX 然後,以後就一定 OOO 之類的結論。

所有的答案幾乎都是,以目前現有的資訊或研究顯示,目前傾向怎麼解釋,利用這個解釋會有什麼預測(通常會提供可信的統計分析)。

我常常不解,為什麼這樣的結論還在研究發展階段,就會被某些名人或政客提出來。

在保育生態學裡頭,科學家的確發現了很多「再不做就真的來不及的事情」,可他們提出的論點都有特定關係,前後邏輯,並且都是不能用粗糙的綠色信仰就帶過的。

好比說最近有人說吃素可以減少全球暖化,但事實上,因為農業產生的問題像是森林地減少之類的卻影響更大,其他還有農藥產生的溫室氣體,有些比二氧化碳牆上不知道多少倍。

整體來說問題一定是複雜難解的,任何粗糙武斷的政策都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

另外,在生態學上,也是有因為亂種樹造成物種變化而讓鳥類瀕臨滅絕的例子,這些都市很好的反證。

吃素對暖化有改善的立論基礎應該是飼料作物的耕種面積可以大幅減少
化肥的使用減少,肉品的冷藏儲存運送也可以減少能源消耗的原因吧

儘管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
但是地球上還是可以找到不少科學不能解答的問題
就算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兩倍影響熱輻射只有2%是事實
那增加的二氧化碳影響海水酸鹼值間接影響海中生物的生長這個效應有考慮到嗎?
上述的效應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呢?
物理學家講科學,生物學家講科學,化學家講科學,氣象學家講科學….
但這些專家都僅能以自己的角度來分析眼前的真相
就像瞎子摸象般,每個人心目中的真「象」都不一樣
在科學這個領域中,恐怕找不到能看透全局的「明眼人」吧
用幾個瞎子的說法去反駁另一群瞎子的說法,意義實在不大
全球暖化是事實,就算原因還不明朗,人類為了生存及繁衍
能夠等到原因確定之後再做反應嗎?
節能減碳也許無法阻止暖化,但是明明可以節省的資源為什麼要浪費掉呢?

吃肉,你是吃掉了製造二氧化碳的元兇

吃素,你是吃掉的消耗二氧化碳的幫手

何者才是對[減炭大業]最有貢獻的?

ps.你的說法完全假設蔬果運輸都不用保鮮,也不用消耗能源.這種假設是愚蠢的.

你如何知道什麼叫做[可以節省的資源]?

如果你可以精準給出符合科學標準的定義,那諾貝爾經濟學獎大概假以十幾年也會成為你的囊中之物.

更何況,假如現在檯面上環保團體與政客鼓吹的所作所為,其結果是讓全球暖化更糟糕,那你又該怎麼說?

我以前就舉過不少歷史上這種高舉道德大旗,自以為是正義一方的愚蠢行為:

http://yuyulaw.info/?p=16

以前有個經濟學家說得好:[通往地獄之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元毓您好,我感覺這件事您太偏激了。

地球環境演變這件事當然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是吃素跟吃葷其實沒有這麼困難。

>吃肉,你是吃掉了製造二氧化碳的元兇
因為吃葷,所以才養出這麼多的牲畜,而牲畜產出的甲浣,溫室效應效果至少是二氧化碳的四倍。當然最後我們是吃掉牲畜,但養殖過程(牲畜數月至數年的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甲浣數量是遠勝提供同樣熱量的 米/豆類/麥/玉米/馬鈴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植物對溫室效應也是有貢獻的,但他們代謝掉的 CO2 也抵減掉部分溫室效應的影響。

所以鼓勵吃素的人還鼓勵購買離自己近的農作物,不要消費需要遠渡重洋的進口品。

當然這是很小的部分了,對整體溫室效應是很小的議題(或許很大,這我不是那麼清楚)。

印象中,要產出每1公斤的肉,需要消耗4公斤的作物(比例應該接近這個,但不是100%確定),所以直接食用植物的話,可以養活4倍人口。

to Dragoon

這件事情我認為偏激的是那些環保團體

版上留言的eviany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他是美國知名大學博士班高材生,也是這個領域真正的專家

我跟他的幾次討論,和我自己看到的資料,我的立場僅是:如果我們根本還沒有確切的答案,那麼我們憑什麼只因為自己本身的偏好,而能動用他人的資源與干涉他人的權利?

現在檯面上的碳稅主張、鼓吹吃素的環保團體,其實都不脫這一類的可惡。

先前我談過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http://yuyulaw.info/?p=371),裡頭就提到:

「環保人士、政客們越是推崇生質燃料,就會有越多農民投入種植玉米、大豆之類的作物好生產生質燃料。越多農地種植這類作物,也就越多肥料被使用,結果就是越多N2O從農地排放到大氣之中。

相較於CO2,N2O的溫室效應能力足足是前者的300倍!

換句話說,推崇生質燃料,雖然減了碳足跡,卻排放遠比CO2更「毒」的氣體出去。」

素食真的就比較能對抗全球暖化?請好好想想吧。

如果全球真的都茹素,那麼大量的穀類、蔬果需求勢必讓現有的農地、農夫必須採取更激烈、有效率的種植方式來短期內提昇產量。
化學肥料的使用肯定難以避免,則上述N2O問題則也會加劇。

另外,為什麼消費者老愛吃遠渡重洋的進口品?
在日本、台灣這些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家來看,是因為進口品比本土產品來的便宜許多。

這點也是做此主張的環保團體所忽略與睜眼說瞎話的部分。

正是因為外國產的農產品比較便宜,所以一年全球才有那麼多農產品互通有無地交易著。
這種簡單的比較優勢定律,大一經濟學生就懂,種田、種果樹的農人都懂,偏偏環保團體不懂。

假若台灣政府真的為了食物的碳足跡問題,下令禁止一切農產品進口台灣。
你猜受害最深的會是誰?是吃不到美國頂級肋眼(prime rib)的台灣高收入族群?還是買不起便宜麵粉做的土司麵包的中低收入戶?別忘了,台灣一年有多少早餐店靠著進口麵粉所做的土司供應廉宜的早餐(這包含塗在土司上的進口奶油、美乃滋或果醬)。

這些環保團體令人生厭之處,正是他們站在一個自以為是的道德高度,憑藉著自身的自我感覺良好,就要左右這世界的資源分配,任意侵害他人的自由權利。

這種人可能平日也一副自由派的樣子,但遇到關鍵問題就喪失理論原則,馬上變成大左派。例如朱學恆,講起言論自由好像急先鋒一樣,但講起美國牛肉就馬上主張政府管制。其立場能如此前後不一,也是令人觀止。檯面上許多環保團體,又何嘗不是如此?

更甭提,加入政客作秀因素之後的難堪與骯髒了。

這個數字非常不具意義

因為一來,就我之前短暫研究過農業經濟史的印象,每一種肉品的生產成本均不同。豬、牛、羊、馬、熊肉,均不相同。

二來,純粹素食肯定會營養不良,這在營養學甚至考古學上已經有很多歷史證據。

如早期農業社會的人類身高、身材、健康度都遠不如同時期的狩獵採集人類族群。原因在於前者的肉類蛋白質攝取遠不如後者;食物多樣性也遠不如後者。

三來,產肉的成本數據,一定沒有涵蓋到海產。我認為海產的蛋白質品質高,但卻難以計算耗費多少作物或植物才生產出來。這一點也會讓每4公斤作物生產一公斤肉品的理論失去意義。

紙箱擺地上或許不是造成雞蛋破掉的主因,但是當有人要求紙箱不要隨地擺放時.反對方卻以這個理由提出不要改變現狀的建議。暖化正在發生是明確的事實,或許人們還沒找到正確的道路,有的路可以走出困境,有的路則會通往毀滅。與其坐以待斃,相信大家寧願奮力一博,至少經過這幾年的鼓吹,重視環保的人變多了(不論是為了權力還是金錢)。當願意減少垃圾量,多走路的人數愈來愈多時,這些動作真的對地球沒有好處嗎?若是提出反方見解的人願意在駁斥原有論點之外另外提出人們可以如何做,相信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不是被當作只是為反對而反對,企圖以比較少見的方式擷取聲名的自私鬼。

「當願意減少垃圾量,多走路的人數愈來愈多時,這些動作真的對地球沒有好處嗎?」好處在哪?為何是對地球?地球有主觀意識嗎?對地球能有好壞可言嗎?

是對地球?還是對人類?你的意見能代表全人類嗎?對一個在大陸東北寒冷中掙扎求生的獵人,獵殺保育類動物皮毛換取溫飽;砍木燒火取暖比較重要?還是減少碳排放量比較重要?

客戶打電話來抱怨剛出的一批貨有問題,業務是馬上坐飛機趕去現場處理問題比較實際?還是為了環保,大家來開沒啥成效的「視訊會議」比較有意義?

如果支持環保的人的論點有問題,反對者為何非得提出另外一套作法才能反駁?邏輯學上這樣講得通嗎?
要反駁一個論點,並非是靠提出其他解決方法吧?
況且,你所謂的「其他方法」,其前提也是你已經預設了「全球真的在暖化,而且人類可以阻止」這個目前多數環保團體所預設的立場。

但更多人在質疑的,是全球暖化或許只是地球自然的氣候循環,只是人類手頭資訊太少,無法正確判斷。

你的邏輯要加強,另外你的陰謀論其實很無聊。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避免暖化的政策錯誤(http://www.youtube.com/watch?v=8rwLF5IN,Afc&feature=player_embedded),而不是目標有問題。
現今地球暖化是自然氣候循環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但是地球暖化從沒有如此嚴重過,各物種滅絕的速度也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我所謂的對地球好指的是對其他生物,地球不是人類獨佔的。
所謂的減少碳排放並非因噎廢食為了環保剝奪他人生存,哪個團體要求人們不能升火取暖,不能殺動物取毛皮(實際上保育動物的毛皮並不是為了取暖,而是被製成奢侈皮草),業務搭飛機是私人飛機嗎?他不搭飛機照樣會飛吧。你提出的論點實在可笑,就算業務再怎麼拼命賺到的只是錢,當氣候變遷到食物不足,人們才會發現財富是不能當飯吃的。
我只想請問3個問題,
1.你否認地球正在暖化嗎?我承認地球暖化或許是自然循環但我希望能控制其暖化的程度?
2.環保人士有要求禁用一切排碳產品嗎?我們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節省能源,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沒人反對與努力求生的獵人
3.你覺得錢比環保重要嗎?如果視訊能解決問題,但是搭機親自前往能夠獲得信任與升遷,你會選擇哪一個?
你的邏輯才有問題吧!你都說地球暖化是人為騙局了,為何我不能認為反對暖化是有想成名的念頭。

吃到飽餐廳可以吃飽就好,也可以拿一堆然後吃不完丟掉,這就叫可節省的卻浪費掉。目標正確方法錯誤可以反對方法,而非連好的初衷也否定。目前的碳交易方案很爛,可以反對政策,而非否定暖化事實(不論是自然或人為)。

關於「吃到飽餐廳是否是浪費」的經濟分析,我在以前這篇文章已經談過
http://yuyulaw.info/?p=17

引述部分如下:
“可是同樣的錯誤邏輯老是被政客們操弄、採用。簡單到連「吃到飽」,咱們台灣的立委諸公也想管上一管。
這種源自西式的buffet計價方式跟【會員制】本質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何解?

真要不浪費,那麼食物的計價方式應該要精準到【以口計費】,這才真的能達到「消費者得到的邊際價值」與「消費者付出的邊際價格」一致。
可是真要這樣作,那業者得付出驚人的「監督費用」!才弄得清消費者哪一道菜吃到第幾口,要付多少錢。

假如把這些監督費用都換算進菜餚價格裡,恐怕全台灣沒幾家餐廳能夠營業,也沒幾個消費者消費得起了。

因此,這種在門口付了【買路財】,進來後隨便你吃,在經濟學上正是一種【有效率】的展現!這樣的效率讓消費者可以用較低簾的代價享受更多量、更多種類的美食。

這真的是浪費嗎?

況且,一般人有個「東西沒吃完很浪費」的最大迷思。但事實上你不吃,也不會到窮人手裡。
真正該努力的,是殘羹剩菜可以如何解決?如何發揮出更高的經濟價值?
例如台塑收集餿水,做出很不錯的肥料用於有機耕種,如能將這樣的肥料出口到精緻農業的地區,那麼還有浪費可言嗎?

事實上,只要市場機制健全,那麼有利可圖之處就會有人汲汲營營,一如大自然裡任何物質都會被利用,無一浪費。
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大自然需要演化歷程,市場自然也是。"

操弄一些連基本概念都沒想清楚的觀念,有點自曝…..

隨意地自己認定一些事實,然後就不准別人反對其論調所依據的基礎事實,也是不符合科學精神的。

太多似是而非的蠢觀念

1.「殺動物取毛皮做成奢侈品」哪裡不好?有人願意出錢,就有人願意供給。
整個過程跟其他種生產、服務、交易有何不同之處?

2.搭不搭私人飛機又有何重要之處?郭台銘自比為鴻海最大業務,他談生意難道就不是搭私人飛機?
一個業務願意出錢搭私人飛機,又何來問題之有?

3.氣候變遷到糧食不足之間還有很長一段因果關係需要證明,你又是自己高舉自以為是的事實,但卻沒有任何科學上的肯認實證。

關於糧食問題,我以前寫過5篇上萬字的「糧食危機分析(http://yuyulaw.info/?p=32)」就已經直接引用過聯合國自己的說詞:「世界上有足够的粮食够每一个吃饱,但是全球每天仍然有8亿人不得不饿着肚子入睡。」

世界上的糧食生產一直都是過剩的;饑荒的存在根本不是源自於糧食生產不足。

即便考慮全球暖化現象存在,也不曾發生你宣稱的「糧食不足」問題;相反地,根據世界糧食統計,這幾年糧食生產一直在成長,根本不受暖化現象影響。

你的假設前提根本是鬼扯居多。

4.你認為環保比較重要,那是你的偏好選擇;但你的偏好,干我屁事。
事實上,你的偏好,干大家屁事。
如果說少數環保團體的偏好就可以決定多數人的資源該如何分配,這樣的制度經濟學上證明絕對是對大家不利的。
這會造成一個最明顯的貪汙腐敗空間,經濟學稱之為「尋租(rent seeking)」,更糟糕就是這種東西還形成「制度性貪汙」。

這些都是我在這裡談過不下幾十次的東西了。

最後,說全球暖化是騙局的不只是我,還有許多科學家,甚至BBC都製作過一部影片「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批判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只是騙局一場。

看了這麼多論點後,我覺得要人完全茹素以抗全球暖化的想法太偏頗,但是飲食的均衡對身體健康、降低能源和資源的浪費都有幫助。
我覺得現代人們過著富裕生活而忘了節制,每個人若能從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那環境才有改善的機會。

  激進的環保主義,很可能是資本主義帝國壓榨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最高級手段…

  產業升級後環保工業成為爭相奪取的一塊經濟大餅,只想著生存的非洲人民只能用風力、太陽能發電,但你都買不起或不想買的奢侈品卻逼別人買,要說強調對大自然講求公平,但人與人之間已經失去了「人權」的基本,那是人性最基本的良知。看著病人倒在你家門口都快死了,你卻只在乎我家的草皮會不會被汙染。投資一間小工廠用幾塊太陽能板就能充分發電嗎?他們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何來的發展。

  再者,科學家對於暖化的原因仍存在多元爭議,這是需要尊重的部分,而不是淪為「多數決暴力」。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只要人類還活著的一天,理論都會被推翻與修正,地球不是你眼見得那樣平坦。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專家多元的意見可以提供我們省思,而不是一股腦的熱情與盲目,歷史上可以見到許多利益分子如何利用激情與暴力引導人民走向錯誤的例子。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發展模式,不應該用壓制的手段去限制其發展,懂得政治現實的人都知道,邪惡與貪婪總是包裹著糖衣,西方國家真的是為了落後國家的未來著想嗎?壓榨比施捨得到得來得更多,貧窮國家就只能被動的等人施捨,沒有獨立發展的機會,所謂貧者更貧、富者更富,不是資本主義帝國長久以來的邪惡面嗎?

  真相在哪?很可能是人性的反面。

CO2比熱有多少?
水的比熱有多少
水的汽化熱是多少
co2根本不是水的對手
暖化扯上CO2根本是假議題

這個議題上,正反兩方都對,邏輯也都對,這種太複雜牽涉太多層面且人類目前知識技術只能去推論無法實證的東西,任何人要以任何做法來達成其目的及反對者的抵抗衝突都是合理的。

因此版主說這是騙局,可能版主也是被另一個騙局所騙,而原騙局中的局中人認為他們所參與的不是騙局,反而認為版主所相信的才是騙局。

哈哈

「多數決暴力」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可能從靈長類至上古至有歷史開始,這都是無法避免的決策模式。

即便今天的「多數決暴力」成立,明天還是有機會被另外一個「多數決暴力」來否決。

“歷史上可以見到許多利益分子如何利用激情與暴力引導人民走向錯誤的例子。"
– 相反的也有走向正確的例子。
正確與錯誤的分界也都是在於"多數決"。

BBC紀錄片 《全球暖化是騙局》引爭議
http://www.epochweekly.com/b5/014/2875.htm

“受訪者指責BBC歪曲觀點

外界對BBC節目的批評還不止這些。3月11日紀錄片中受訪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海洋學家文森(Carl Wunsch)發表聲明表示,他的言論被節目製作人在剪輯中歪曲了。比如他提及「一旦氣溫升高,許多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會被從海洋釋放,使溫室效應加劇。」影片中這段話經剪接後,竟被安插在該片陳述「二氧化碳主要是由海洋排放,人類的貢獻極小」的片段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數。文森已要求BBC向觀眾公開道歉。"

1. 「殺動物取毛皮做成奢侈品」
除了供需經濟問題外,還有其他層面的議題涉入,如人道、保育等等,當然版主可以只站在人類是萬物之靈決定論,他人也可站在自然環保等立論來訴求反皮草,這都是合邏輯的。

2.
版主先舉的例子沒什麼意義,就像企業各種流程推導無紙化有不同的利益成本考量。

3. 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可能為真議題,也可能為假,這類研究討論一籮筐,當然您也可以說這議題不存在,就像景氣循環依樣,糧食危機一段時間就會因各種因素而冒出頭來。

而版主的論述問題極大,全球糧食過剩及農作物耕地分布不均是不同的,如某小麥出產大國因某時期的氣候影響導致這時期的年產量低於過去某時期的平均值,這可能可以全球各產地的各時期受所謂”極端氣候”影響來評估。

而所謂”極端氣候”是否為全球暖化所導致? 這又是另一個定論未懸的議題。

平敘看來沒有人在鬼扯。

4. 偏好問題
個人的偏好沒影響,但我個人對於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改善偏好會不會對你有影響? 除非你不住在地球。

當少數環保團體成為決策多數時,這就不是少數決定多數資源分配的問題了。

最後,全球暖化是不是騙局? 下面自己選邊吧。但不要只說自己選的邊才是對的歐!

“關於全球暖化的論述,在科學界有三點共識:一、自19世紀晚期以來,全球氣溫上升了一度左右;二、在此同一段時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約30%;三、二氧化碳會助長未來的暖化現象。

但對這三項共識的解讀,科學界分為兩陣營。一個陣營認為全球暖化的問題嚴重,而且是由人為因素所造成,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免持續惡化而釀成災難。這也是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所不斷強調的論點。

另一個陣營則認為,從三項關於暖化的論述來看,全球暖化現象的確存在,但無足夠證據證明人類是罪魁禍首,人類是否有扭轉自然的能力也令人懷疑,這更無法支持「世界將面臨毀滅性災難」的預言。”

那只是你邏輯不好….
不管怎麼看資料,都不覺得跟CO2有關
還一群人能公然扯謊
這樣還看不出誰對誰錯
現在技術不足無法實證
OK啊,那你怎不敢跟全世界人這樣說,你不用說完全無關,說無法證實就好啦,如果說無法證實是事實,說證實有影響還會是合理?
再次強調那只是你邏輯不好
中世紀溫度上升但那時可沒啥人造CO2(那時的人生活也沒出現不便)
1940~1970溫度下降,人造CO2可沒變少啊
近十年都沒繼續暖化了,人造CO2一樣持續增加
怎麼不把這些都攤在教科書上,是怕群眾被說服成覺得無關吧
無法證實就開始一連串減碳活動,知道這樣浪費多少資源嗎
也無法證實2012會不會地球突然就爆了(可能是受到某種超越現代科學認知的力量),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蓋方舟?
是說CO2要嘛有關要嘛無關,你還能覺得這兩個都是騙局,只能說邏輯不好就別提邏輯兩個字

這跟邏輯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只是很基本的”邏輯”,這邏輯您懂嗎?

第一部分 “可不可信? " “有沒有信的理由?"

你可以看資料不覺得跟CO2有關,其他人也可以看資料覺得跟CO2有關,還開個全球減碳大會,你可以去踢爆他們了來開個全球反減碳大會。他們進行這議題是有其合理化的邏輯,這邏輯您懂嗎?

不需要去看出誰對誰錯,這才是真正對的邏輯。
他們可以選擇去相信誰對誰錯,不管是否可被實證,或只被某些層度的資料說服,在全面否定的科學實證出來前。這邏輯您懂嗎?

你不就被某些”資料”說服全球暖化與CO2無關?
其他人也可以被某些”資料”說服全球暖化與CO2有關,
這邏輯您懂嗎?

“這種太複雜牽涉太多層面且人類目前知識技術只能去推論無法實證的東西,任何人要以任何做法來達成其目的及反對者的抵抗衝突都是合理的。”這邏輯您懂嗎?

不用完全無關,只要有點關係就可以了,如某些證據顯示,或根據某些研究顯示,這樣就可以合理化其訴求了,而你要不要去認同及相信這是否”合理化”?
這才是邏輯的關鍵,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相信。這邏輯您懂嗎?

第二部分,科學實證有很多爭議
這個你這邊用斷章取義的方式沒太大意義,後面你的言論比較適合與秀才遇到兵的玩法

因為你沒有實證否定不存在著’合理化”的可能,故你無法去全盤否定他人相信有”合理化”的可能及其就”合理化可能” 所進行的相關作為。這邏輯您懂嗎?

你可以用中古世紀溫度及工業革命兩段時間的溫度趨勢來比較當訴求,如果有人要相信你的話。

你也可以用40-70 年溫度下降來質疑,他人也可以用70後溫度持續上升當訴求,如果有人要相信你的話。

同後面你也可以出本教科書來說服群眾減碳是不存在的。

你也可以以要求實證後再來認同減碳活動,他人也可以現有的資訊就來支持減碳活動。這邏輯您懂嗎?

耶穌基督也沒人真的見過,也是一堆人支持。
人的靈魂也沒完全被所有科學認同,但是否相信的正反兩方都有。
你無法去否定他人有相信的合理化理由 ,就像你選怎不相信。這邏輯您懂嗎?

第三部分 資源衝突

資源衝突的面相層次議題很多,有人認為減碳可減少資源浪費,有人認為減碳造成更多資源浪費。你可以去反對資源是否可用在減碳上,也可以探討浪費多少,這些議題的衝突都是合理的,都只能用結果論來評斷,有時還不一定會有確切實驗結果可供評斷。

你也可以因為無法被實證的可能或種種去臆測就計劃來蓋方舟。
您也可以只因為2012瑪雅預言就去蓋方舟。
然後會有資源衝突的議題,這也是合理的。

這邏輯您懂嗎?

從頭到尾你還是無法否定”可能兩種都是騙局”的可能,也無法否定他人相信減碳的論述,這種議題現階段正反兩方有可能都對,因無法實證對方是錯的,只能用片段資訊來質疑,但又無法全盤否定及推翻,因此這議題的衝突是無可避免的。

這只是很基本的”邏輯”,跟邏輯"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這邏輯您懂嗎?

你可以"看資料"不覺得跟CO2有關,其他人也可以"看資料"覺得跟CO2有關,還開個全球減碳大會,你可以去踢爆他們了來開個全球反減碳大會。他們進行這議題是有其合理化的邏輯,這邏輯您懂嗎?

不需要去看出"誰對誰錯",這才是真正對的邏輯,他們可以"選擇相信"誰對誰錯,不管是否"可"被證實,或只被"某些層度"的資料說服。這邏輯您懂嗎?

你不就被某些”資料”說服全球暖化與CO2無關?
其他人也可以被某些”資料”說服全球暖化與CO2有關,
這邏輯您懂嗎?

“這種太複雜牽涉太多層面且人類目前知識技術只能去推論無法實證的東西,任何人要以任何做法來達成其目的及反對者的抵抗衝突都是合理的。”這邏輯您懂嗎?

不用完全無關,只要某些證據顯示,或根據某些研究顯示,這樣就可以合理化了,而你要不要去認同及相信這是否”合理化”? 這才是關鍵,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相信。這邏輯您懂嗎?

後面你的言論比較適合與秀才遇到兵的玩法

因為你沒有實證否定不存在著’合理化”的可能,故你無法去全盤否定他人相信有”合理化”的可能及其就”合理化可能” 所進行的相關作為。這邏輯您懂嗎?

你可以用中古世紀溫度及工業革命兩段時間的溫度趨勢來比較當訴求,如果有人要相信你的話。

你也可以用40-70 溫度下降及70後溫度持續上升當訴求,如果有人要相信你的話。

同後面你也可以出本教科書來說服群眾。

你也可以以要求實證後再來認同減碳活動,他人也可以現有的資訊就來支持減碳活動。這邏輯您懂嗎?

耶穌基督也沒人真的見過,也是一堆人支持。總統就職、法院作證時還按著聖經宣誓。
阿拉的支持者更多。
佛陀也不少。
這邏輯您懂嗎?

上述浪費的資源更恐怖,你可以去反對資源是否可用在減碳上,也可以探討浪費多少,這些議題的衝突都是合理的。

你也可以因為無法實證或種種原因去討論是否要蓋方舟。

從頭到尾你還是無法推翻我說”可能兩種都是騙局”的可能。

  姑且不論CO2是否確切地就是地球暖化的殺手,大自然遭到剝奪也是事實,但是將「人造CO2是地球暖化的真兇」當作是已開發國家新型全球化經濟的商機。在內推外拉的情況下,保護本國資源,卻拼命開採並低價購買未開發國家的資源,發展所謂最先進的「抗暖化產品」之後,再高價賣往他國,這不是雙重剝削嗎?說是帝國主義的最高境界也不為過,跟別人說吃果皮健康又不浪費,自己卻大口吃著果肉,吃不完還寧可丟掉也不分給別人,請問這是正常的心態嗎?WTO杜哈回合談判為什麼好幾年了每每都談不攏,這根本關係到已開發國家跟未開發國家的自身利益,一個要剝削,一個要保護自己,我想這種衝突是非常非常現實且顯而易見的,少有人會做沒有利益的事。
  你真的知道多數決參與的意義嗎?當上下位者「資訊不對稱」的時候,底下的人往往扮演著愚民的角色,當然現在訊息發達我們可以依賴許多報告去看清楚那些說詞究竟有沒有漏洞,如果大大的有問題大可對其行為與論點提出質疑。當環保團體提出保護生態的要求時,已開發國家與跨國企業究竟做了什麼?「勞力密集工業=CO2」你聯想到什麼,應該包含「開發中國家」這個名詞,跨國企業早已壟斷開發中國家的生產工具,充滿高耗能、高浪費、低勞力原料成本的工業,包裝成高文明的商品供貧窮的人消費,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自然科學作為純粹科學的年代早已不可能了,姑且不論破壞地球的元兇為何,許多事情早已經被人為扭曲了,往往似是而非,破壞自然以及對大部分人類生存權的擠壓,究竟有否找到平衡,或是產生雙重異化的結果。這個議題可以做為一個較現實的反思,在物質豐富的台灣,往往無法感同深受在全球結構極端失衡下那群尋找生存的人們,沒有人會質疑環境保護是錯誤的,但手段為何?現實的權力在誰手上?目的又是什麼?

我是路過的,看了一下忍不住提筆。

首先對於這種講「可能兩種都是騙局」的大哉言論且無具體論點的說法很不以為然,再以這種大哉且無據體舉證論點的內容,且理直氣狀咄咄逼人的態度更覺得不得體於後。

講這樣大哉的話,高明的會成為政客,不高明的就如同小朋友耍無賴。一種想立於不敗的空洞言論。

請原諒我這樣質疑,因為我看不到認何文字在論述「可能兩種都是騙局」的內容或論述,確要要求樓主來推翻。講到邏輯,就會有所謂的邏輯閘,看到一個事例後的思考分析得到的結論,而不是這種小朋友式的發問,而沒有結論。既然你認為「可能兩種都是騙局」,那總該說明哪些具體論點讓你覺得暖化是騙局,反暖化也是騙局?

當然如果這是場禪宗的超然對談,那就讓您笑我膚淺了。

回歸正題,我個人認為全球暖化是人類史上一場很大的騙局。除了種種反向科學觀查、統計指出以外,最令人覺得弔詭的的是「心態」。

這「心態」是指甚麼呢?

我們可從例次暖化高峰會議發覺,各國領袖所著重的重點是所謂的「排碳量」,好吧,講白一點,撕掉「排碳量」這張外包裝,就可看見重點在於「碳稅」。

這就很弔詭了,如果世界末日就如暖化人事宣稱的近在眉睫,那大家應該同舟一命,討論如何具體防範此浩劫。像是組織一些跨國的的科技組織進行些降低排碳污染的科技研發,如低排碳量的交通運輸工具,或是先進國家提供技術轉移,以減少工業發展國家的一些高排碳的落後生產技術之類的以延續人類文明才對。

為何例次會議結論都不是具體且落實「減碳」的論點,反而重心集中在怎麼計算徵碳稅?這不是很弔詭嗎?人類都快滅亡了,談收多少錢有甚麼意義呢?

錢存在的意義最根本是要有人的存在,然後人之間必需要貧富不均,富人才能擁有其卓越的地位。所以我不得不懷疑暖化末日不過是場騙局,想利用一個不存在的藉口,將財富集中到特定集團、組織、人的手上。

真的,人類都要滅絕了,該探討最立即且有效的防置作為;絕對不應該只繞著碳稅議題打轉。

以幾次會議給人的觀感,讓我堅信人類不會因這群人口中所謂的「暖化」而滅絕,因為這群與會者的「心態」還在想怎麼斂財,而不是再思考怎麼「活下去」。

他們都不擔心活不下去了,怎麼會有末世浩劫?

我們學校的暑假作業正要我們寫關於全球暖化的議題,
雖然我還是不太懂,
但我還是把這方面的說法寫進報告吧。

謝謝讓我又學了一課!

十年前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會慢慢冷卻,
十年後一堆名人卻告訴我們地表會暖化,
人類的影嚮對於地球實在太渺小了,
甚至比不上地表上牛隻放的屁總量…

地球:「人類是什麼? 在我身上嗎? 囧rz…」

回覆給noah538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