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首席經濟評論員看壞美國,兼論智財權保護於中美貿易衝突
Martin Wolf of the Financial Times
“ Donald Trump is wrong: China is not Mexico”
1. Trump has the wrong idea on global trade — bilateral mercantilism and asymmetric balance of pain.
2. Serious economists, back to Adam Smith, would insist that seeking a surplus with every trading partner is not winning.(這點我過去談過了,懂Adam Smith國富論都知道重商主義錯誤之處,可惜還有很多自詡總體經濟學專業者不懂哩~)
3. 此貿易協定尚未通過三國國會同意,而年底大選民主黨重新掌握國會機率相當高(事實上美國歷史上多數時候,國會多數黨往往非總統所屬政黨)
4. 美國之所以可以簡單透過威脅方式逼迫墨西哥與加拿大同意該協議,是因為墨西哥2017年出口美國占該國GDP達28%,加拿大同年為19%。但是中國出口美國僅佔中國GDP 4.1%(貿易順差額佔GDP3.1%),換言之,美國之所以中國的重要性遠不如美國之於加墨。
5. 中國1/3出口貨品的原物料或半成品來自於進口,這表示中國市場龐大到多數國家不可能僅僅為了美國就與其翻臉。(從預期收入角度來看,與中國翻臉的成本並不低,美國除非願意補償這部分損失,亦或者有其他原因讓世界他國願意承擔這代價)
6. 美國出口中國之所以很少,反映的是美國貨在中國市場缺乏競爭力之事實,作者認為川普應該努力的是這點。
7. Martin 更指出:若中國真的如川普要求改善智慧財產權保障與大幅度開放投資市場,則可能吸引更多美商放棄美國轉投資中國,如此一來豈非與川普所願相違背?
8. 與我的看法相同:作者認為貿易戰肯定結果是「全世界都是輸家」,差別只在於「誰輸多誰輸少」。
9. 作者從最近歐洲央行的「中國會從貿易戰勝出」報告中點出一個有趣的且極為簡單的經濟邏輯:貿易戰中,越大的經濟體受損會越少。而全世界相對於美國,前者是後者的3.3倍!以此切入,美國勝率實在不高。尤其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國自己要打貿易戰,其他國家彼此之間可沒這麼無聊。
10. 作者結論指出,不管美國怎樣干涉,都無法改變中國經濟與科技會繼續進展的事實。若美國繼續堅持,必然損及自身的經濟貿易與世界經濟乃至於國際關係。
#英國金融時報的首席經濟評論員Martin Wolf怎麼可以越級打怪?
#這家不入流財經媒體怎可以不自量力地反駁上海乾癟蘋果及其小夥伴們?
#中美貿易戰美國怎麼可能受損?
#老娘的經濟學就是「天下有白吃午餐」的零成本經濟學
—————————————————————————
我的看法,兼論國際貿易協議與智財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