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才說Wired雜誌提出iPad上的電子雜誌概念,沒想到這家公司已經正式推出產品了(iTunes Store購買連結)。
http://c.brightcove.com/services/viewer/federated_f9/1813626064?isVid=1
對照國內出版業者似乎還在「EP同步」這種枝微末節處施力,實在是令人感觸良多。
看似最愛把「創新」當成口頭禪朗朗上口的文化產業,卻在緊要關頭如此摸不清大方向。的確,「魔鬼都在細節裡」,但是如果大方向都抓錯了,哪怕你細節處理得再好,都只是做白工。
當陶瓷沖水馬桶被發明並開始普及時,你繼續當一個手藝精湛的夜壺師父,並不會改善你的處境。
同樣的,日前華碩顯示器事業部協理邱耀輝的一番言論,也該讓華碩股東們膽顫心驚:
華碩顯示器事業部協理邱耀輝今(20)日表示,讓3D螢幕走在前面因為目前3D相關應用較完備,在消費端已有眾多遊戲、電影,加上2D轉3D技術可提供豐富內容,而在商用端亦有CAD繪圖、建築設計等應用,可在3D螢幕上預覽立體化的效果。
反觀觸控式螢幕,雖然Windows 7號稱支援多點觸控功能,但邱耀輝認為,從作業系統到軟體,實際可應用的觸控功能都還不多,就算是瀏覽網頁,使用滑鼠也仍比觸控方便。
他表示,觸控螢幕的技術對華碩來說不難,早在今年CeBit展中便有一款籌備中的觸控螢幕亮相。但華碩要先確定市場有需求,才會讓產品上市,至少在今年之內可能還看不到。
市面上哪一款3D laptop或TV大賣了?我們不知道。
但是iPhone、iPad或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大賣,卻是眾所皆知。
如果這樣還叫「不確定有市場需求」?這樣的公司連瞎子摸象都稱不上,只能說是「瞎子連象都不肯摸」了。
或許,從比較善意的角度想,華碩這家「表面上創新」的公司,其實骨子裡的軟體實力根本就遠遠不如Apple這類公司。
該有的作業系統,他們做不到;該有的UI設計,他們辦不到;該有的軟硬體整合實力,他們也達不到。
從這角度想,華碩的確是看不到市場需求,因為就算有,他們能提供的產品可能根本都勾不著「市場需求」的邊。
從這位協理言論中,似乎一切全靠微軟Windows 7技術的意向,我們已可知悉一二。
我們再想想,一家只會把竹子貼在筆記型電腦上的公司,真叫創新嗎?
(圖片引自:http://laptops.techfres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