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法律

電視外購、重播節目多,是因為競爭太過激烈,而非不足

請先看此文【重播與外購節目太多,只是頻道欠缺競爭所造成的亂象之一

根據交大科法所的助理教授王立達的看法,現今台灣電視台節目外購、重播甚至置入性行銷之情況多來自於「電視台競爭不足」。此一番經濟學言論犯了很明顯的錯誤。

根據其理論,邏輯是:「競爭不足–>低新自製節目率」,換言之,若我們能查得高節目自製率的真實世界資料,且在其情形下又存在低競爭,則王教授的理論就被當場駁倒。

過去老三台時代,是自製節目最多的時代。根據中華百科全書1983年典藏版中有關台灣電視公司條目:

「臺視開播之初,每周平均播出節目總時數為三十八小時。其中進口的國外影片節目,共十一時五十五分,占總播出時數百分之四十,其餘百分之六十,為國內自製節目。民國五十八年,每周播出總時數增為七十七小時,節目自製率也提高為百分之七十。六十年以後,國內電視已成三臺鼎立局面,自製率不斷昇高。至七十年,三臺播出節目自製率已達百分之八十三。

我們拿老三台時代,1980年初期來看,台灣當時沒有網路、仍有黨禁、報禁,多種娛樂項目動不動就審查、禁止。相對於今天,當時台灣人民的娛樂項目非常少,換言之,電視台的競爭也非常小(記住,競爭不是只存在產業內,而是存在於各種可替代產品間)。將近83%的自製率,卻是誕生於這只有三台且無其他如網路、各式各樣電玩的低競爭環境中。

從實證(emperical economics)角度來看,王助理教授的理論顯然被事實駁倒。


我認為今天台數遠超過老三台的情形下,卻外購、重播多。顯然不是因為競爭不足,而是因為競爭過渡。

電視台競爭對手不僅僅是電視台本身,還包含網路、電玩等其他娛樂方式。

特別是網路,除了Facebook、網路遊戲之類的互動式平台吸引大量電視人口的目光之外,網路上(特別透過大陸網站)多少電視節目是輕而易舉就能下載或線上串流觀賞,不再受時間地點限制。

因為一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假設平均每人每天扣掉睡覺、上班上課,剩下可娛樂時間僅有3小時,那麼過去就是只有電影、報紙、三家電視台在爭取這三小時,但現在卻是幾萬種娛樂管道(電視、電影、網路娛樂、iPad、iPhone、各式遊戲機….)。很明顯,餅只有這麼大但競爭者變多的結果就是每人分到的利潤都比以前少。

當然,像Facebook這種新興娛樂,他的獲利肯定是成長的。但是拿來跟美國當年只有幾台電視台的廣告收益來比,顯然又是少上許多。

換言之,現今台灣的電視台享有的壟斷利益顯然遠遠低於老三台時代。從競爭的角度來看,電視台當然得想辦法開源節流。

何謂開源?置入性廣告、廣告化節目是也。
何謂節流?外購節目、談話性節目或重播均是也。

此競爭方式之轉變,相信連做小生意的攤販都懂:成本又高消費者又不買帳的貨品,當然會少賣,除非自己想被市場淘汰。

從競爭的態樣來看,現今台灣電視台很顯然是因為獲利不如過往,所以採取如此競爭策略;而非電視台太好賺,才用外購、重播來欺騙觀眾。此點恰恰與學者看法大相逕庭。所謂學者不知真實世界,可見一斑。

另外一個有趣且充滿經濟學意涵的現象,就是我們對照四家無線電視台2010獲利情況,以及現在2011年2月線上的八點檔,就能感受競爭的態樣以及獲利的優劣,如何影響節目的播放: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我的理論認為電視台有壟斷利益時才傾向自製節目,利潤低則偏向其他低成本的方式,如外購、重播。從上表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傾向的存在。
另外從表中亦可得出,王助理教授所謂:「頻道資源就被拿來進行這種可以賺進大筆財富,但對觀眾而言缺乏創意與視聽享受的營利行為了。」情形,在賠錢搞外購、重播的中視、華視上,看不出來所謂的「大筆財富」何在。看來該二台高層可跟王助理教授請教請教。

結:
如連症狀判斷都不對,更別奢望找出病因、開對藥方。可惜,台灣很多搞競爭法的,往往連事實都找不到,卻自以為是地要管控產業。看官自己做價值判斷吧。

3 replies on “電視外購、重播節目多,是因為競爭太過激烈,而非不足”

我無意挑釁,但我比較好奇的是,您表中的淨利是以該電視台全年度的獲利來看,那麼是否是假設自製八點檔便是收入來源?這樣的假設是否正確?

另外,請問為何僅以四台作比較,而不將所有有八點檔的電視台用來比較呢?這樣的樣本量是否足以支持您的理論呢?

1. 對多數電視台而言,8點檔都是最重要的廣告收入。
這點從兩個觀察都可以佐證:
i. 8 點檔時段廣告費都是最貴的
ii. 多數電視台會搭售廣告主其他冷門時段

2. 僅以四台是因為除了三立跟此四台之外,其他電視台的財報不容易取得,更重要的是:我很忙,沒時間。

對這樣一篇花不到30分鐘撰寫的文章而言,要我像寫論文那樣查證就太沒有時間成本觀念了。

重點在於:妳對於經濟的領悟力夠不夠好?能不能從日常生活對電視台的觀察就看出誰能賺錢、誰不能?賺錢跟不賺錢的電視台在邊際行為上又會有什麼轉變?事實能不能佐證預測的轉變?

如果有實際經營事業的經驗,不難瞭解如果自己設計、生產的A商品賣得奇差,而批來的B商品熱賣的情形下,這個商人會有怎樣的行為轉變。這不是高深的經濟學,這不過是常識,任何一個夜市擺攤的都懂。

再舉一例,台灣專門放外購影片的電視台如:國興日本台,過去也曾嘗試自製節目,失敗收場。妳看他現在那個節目是自製的了?

妳是老闆,你要把錢賭在一個「還沒拍好,不曉得有沒有市場」的自製節目上?還是要放在「在日本已經大為風行」的節目上?侷限條件是:妳是一家不太賺錢或去年才剛大賠錢的電視台。

再談談HBO吧,這是一家早年走國興日本台路線,後來累積資本後幾次嘗試自製影片都很成功,就越來越傾向自製的電視台。

越賺錢越傾向自製;越賠錢越傾向外購,這是簡單的需求定律中「成本的觀念」。沒啥大學問。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