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的有趣文章:「The Invention of Summer Road Trip」

1914~1924年,福特和愛迪生及另外兩位友人每年夏天開始嘗試開車旅行。而當時90%的美國道路都還是泥土地或碎石。
當年美國還沒有太多名人,但亨利福特與湯瑪士愛迪生恰好是當年的大名人。所以他們的夏日汽車旅行引發媒體跟隨報導的興趣。
當年多數美國人一生從未離開家鄉12英里(因為這正好是馬匹一天平均可來回的最遠距離)。
因此這種全國性旅遊介紹深得民眾歡心,就如20世紀中多數台灣人無力負擔旅遊費用,因此「王哥柳哥遊台灣」這類風景旅遊電影深受歡迎。
事實上深黯商機與公關操作的亨利福特,自己就請了一整組電影攝製團隊跟隨拍攝,並把短片賣給戲院播放。
當年不僅僅道路狀況不佳,多數道路沒有加油站,事實上多數地區也沒有餐廳與旅館。是的,我們現代習以為常的餐廳旅館,在當時還是稀有服務。
因此根據報導,福特與愛迪生必須攜帶足以供應兩個月的旅程的帳篷油料和罐頭食品。旅程披荊斬棘、克服種種困難,旅團連刮鬍刀都沒有,人人蓬頭垢面一派男性賀爾蒙噴發樣。並於報導中聲稱自己還會折彎鐵針釣魚烹調。
可事實上富裕的福特與愛迪生聘雇僕人隨行,每天大帳篷伺候,還帶著裝有冰箱的卡車載滿食物,並要求僕人每天熨燙他們的襯衫。當然我們不難想見鮮魚是誰準備的。

模仿名人本就是大眾喜愛。而在福特與愛迪生的公路旅遊見報兩年後,美國各種因應公路旅遊的服務雨後春筍,也足證自由市場經濟的力量多驚人:2年內增加6000個登記的汽車露營地,其中丹佛市的Overland Park更是可容量高達2000輛汽車搭棚露營。
路邊加油站紛紛建造,各地市政府也開始對汽油課稅以改善道路建設。
路邊家庭咖啡餐館也開始出現在城鎮之間的路途上,而不在侷限於鬧市之中。眾福特們終於不用再帶罐頭上路。
Rand McNally更在1924年出版美國第一張公路地圖。
有趣的是,各個地方政府也開始設立速限,並指派警察躲在樹叢或路標後用碼錶計時取締開單,增加政府收入。
福特旅行團曾在1921年的旅程讓當時的哈定總統隨行,結果媒體頭條紛紛轉為報導史上第一位公路旅行的總統,鎂光燈不再打在福特與愛迪生身上。
1924年最後一次旅程後,這些人就不再出遊。而其中一位參與友人Firestone在1926年的回憶錄中稱:「因為受不了媒體無日無夜的跟隨報導,所以他們才決定停止旅行」。
但根據作者考證,事實恰恰相反。因為此團已經年年出遊十次,加上當年一千多萬美國有車人士紛紛效仿,夏日駕車旅行不再是新鮮玩意早失去報導價值。
沒了記者,福特與愛迪生就沒了出遊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